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对建立和完善国防科技工业四个机制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坚持寓军于民,建立健全竞争、评价、监督和激励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适应武器装备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四个机制”,是当前国防科技工业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一项核心工作。为了加快“四个机制”建设的进程,有必要对与之有关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2.
军民结合是实现良性互动的关键,推进市场化是实现良性互动的根本途径。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加快市场化进程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43.
军工集团形成的内部资本市场作为外部资本市场的替代性安排,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资源分配不均、内部资本合力无法形成、市场效率低下等问题。影响军工集团内部资本优化配置的关键是内外资本相对隔绝环境下的管理层寻租活动,在内部信息不对称、双层委托代理、股权结构不合理、外部监管不到位的环境下影响资本配置效率。内部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取决于内部与外部资本市场合理的边界。如今必须推进军工集团整体上市,形成资本合力,完善集团内部公司治理,理顺股权结构及代理关系,强化集团外部监管,有效地发挥信息传递与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44.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在党中央的纲领性文件中第一次提出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意义重大。市场化作为改革的方向已然成为社会的一种共识,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国企进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主要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45.
文章在对国防资产产权转民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首先,指明了当前我国国防资产产权转民,仍然没有真正突破的现象,即国防资产产权转民流动性差、资本化程度低、主体虚位、高度分散。接着通过对国防资产产权转民的产权制度分析,指出了国防资产产权转民难以成功在于现行的国防资产产权转民的产权不明晰、制度不规范、对策不合理。最后提出了市场化、产业化、法制化制度创新是推进国防资产产权转民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6.
改革现行军粮供应体制与办法,实行市场化供应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保障有力”和落实军队“吃皇粮”指示精神的需要。由于军粮供应受粮食供求状况、粮食市场及流通体系建设情况、中央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改革难度大。因此,要本着循序渐进、平战结合和遵循价值规律的原则组织实施,确保军粮按市场化供应模式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47.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重组整合后,正以全新的姿态、崭新的思维参与到全球市场竞争中,大力实施“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发展战略,全力向世界知名大企业集团迈进。总经理林左鸣提出,“两融”就是改变过去封闭保守的思维,树立开放合作的观念,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融入区域发展经济圈;“三新”就是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将由传统的“资产、管理、技术”三位一体,逐步转型升级为“品牌价值、商业模式、集成网络”新的三位一体;“五化”就是推进市场化改革、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国际化开拓、产业化发展;“万亿”就是到2017年实现经济规模挑战一万亿元的目标。 颇具挑战性的战略目标提出后,立即引起业内外的广泛关注。这个战略目标的背后究竟意味着怎样的觉醒?中国航空工业再造自我的涅架是否从此开始?更多人在期待它的新生,也期待着它所带来新的示范意义。 这篇专访文章,请林左鸣总经理对集团公司的整合方略、面临的经济形势、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这既是他对“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发展战略的精辟解读,也是他长期以来对经济和行业发展思考的结晶,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一个具有全球战略思维的企业管理者正在为军工企业发展谋划蓝图、倾注心智。  相似文献   
48.
一个产业的成长,始终忠实地记录着历史的轨迹。国产民用飞机曲折起伏的发展史,正是改革开放30年波澜壮阔历史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