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采用旋转编码器获得旋转角度信号,利用信号转接器提取电信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对火箭炮定向器的电动操瞄性能进行在线检测。研究表明,使用该检测系统既能离线检测以辅助安装电动操瞄系统,又能在线检测电动操瞄的各项性能指标,包括高低和方向各个限位点是否正确,各运动区域的速度是否正常。  相似文献   
62.
以新一代无翼式气动布局导弹为背景,在大攻角气动特性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在导弹主动段、攻角在180°范围内变化的导弹飞行特性,得出了90°内大攻角最大转弯能力和180°攻角附近最大降速效果的结论。进行了俯仰平面S型轨迹机动飞行仿真,仿真结果说明了大攻角飞行的高机动特性。  相似文献   
63.
无模糊长基线干涉仪测角的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先介绍了被动雷达导引头干涉仪测角的特点,分析了干涉仪测角模糊的机理,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被动雷达导引头中长基线无模糊干涉仪测角天线系统组成的设计方法,并从数学模型上论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该方法继承了长基线干涉仪测角精度高的优点,而且具有消除模糊的能力。  相似文献   
64.
在目标运动要素未知的条件下,方位导引法是线导鱼雷常用的导引方法,尾流自导鱼雷的制导技术要求鱼雷必须满足一定的角度进入目标尾流,才能发现尾流并跟踪击毁目标.线导如何导引鱼雷满足进入尾流角的要求,是急需研究的问题.通过分析和仿真得出鱼雷满足进入尾流角要求时本艇阵位与目标速度和舷角之间的关系,并从技术角度对其射击阵位进行了优化分析及仿真,对线导 尾流自导鱼雷的作战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5.
为研究装药命中角对防护结构口部爆炸毁伤的影响规律,对直墙拱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爆炸模拟分析,得到了直墙拱结构拱顶、拱脚和直墙底3个位置的爆炸应力和位移时程曲线。通过分析这3个位置的应力峰值和位移峰值,发现随着装药命中角的增大,拱顶处竖直方向荷载减小,而拱脚处水平方向荷载增大;随着装药命中角的增大,拱顶处竖直方向位移变形减小,而拱脚处水平方向位移变形增大。模拟分析得到的命中角对防护结构口部爆炸毁伤的影响规律,可供防护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66.
从矢量形式的六自由度弹丸运动方程组出发,推导出了在全部力和全部力矩作用下考虑几何非线性及力和力矩非线性时的弹丸运动方程组,并导出了其用于数值计算的柯西标准形式,得到了攻角和进动角的计算表达式.此动力学模型可用于弹丸大攻角飞行时的弹道计算及某些灵巧弹药(如末敏弹)的设计.  相似文献   
67.
建立复合控制导弹的末制导回路;研究了天线罩折射率、目标机动、目标角闪烁对气动力控制和复合控制时的末制导精度影响.研究表明复合控制对天线罩折射误差率的要求更为严格;复合控制对拦截大机动目标更为有效,但只考虑目标角闪烁时,空气动力控制的效果更好;综合目标机动和角闪烁的影响,复合控制可提高制导精度.  相似文献   
68.
针对拦截器姿轨控发动机工作的本质非线性特性,采用基于谐波线性化建立的描述函数法进行系统稳定性分析;推导了非线性系统的Nyquist幅相判据,同时从工程应用出发,将Nyquist幅相判据转换为Bode图对数判据,一起分析了拦截器俯仰角控制、滚动角控制和位置控制的稳定性,并对姿轨控发动机的推力进行了拉偏,分析结果表明拦截器程序悬浮姿态控制和位置控制系统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69.
为了解决地对空雷达干扰系统在对要地实施防空时干扰站应如何合理配置的问题.对单部干扰站及多部干扰站在不同配置情况下的有效干扰区进行了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及掩护角的分析、比较,讨论了干扰站的不同配置对压制效果的影响,最终提出了地对空雷达干扰系统在不同作战条件下合理配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70.
通过对实际应用中,压制火控系统射击诸元中有关最大射程角的具体使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地面压制武器系统外弹道中距离-射角函数可能出现多个极点的观点,并给出了最大射程角具体计算方法,在火控系统的工程实践中提高了武器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