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01.
刊中报苑     
本栏编辑妍曦兵团将着力加快6221工程建设2010年,兵团将以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为依托,加快农业产业化6221工程建设。据悉,2010年,兵团主要农业产业化产品计划生产目标为:番茄制品产能达到130万吨,增长18%;食用植物油产能达35万吨,增长17%;牛、羊、猪屠宰分割能力分别达到10万、300万和200万头(只);新增纺锭100万锭左右,总规模超过300万锭。  相似文献   
202.
2009年的8、9月间,解放军以贯彻落实新的《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检验部队全域作战能力、大力推进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为根本目的的“跨越2009”系列实兵演习在共和国大地的西北、中原、东北、西南4个方位相继展开。  相似文献   
203.
井木奎 《环球军事》2009,(22):36-37
此次演习是解放军空降兵史上出动人数最多、参演装备最新、专业最全、贴近实战最紧、机动距离最远、考核课目最难的一次全面检验部队核心军事能力的重大军事行动。  相似文献   
204.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作为寓军于民、亦兵亦民的预备役部队和民兵来说,建设质量高与不高的最终体现在战斗力高不高,意即“平时应急”、“战时应战”的“两应”能力高不高。可以说,没有战斗力的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就失去建设这支武装力量的意义。较长一段时间以来。人武系统一些单位没有把后备力量的战斗力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搞了许多舍本逐末的工作,这是与扎实推进军事斗争准备格格不入的。当然,也有许多单位围绕战斗力快速生成和巩固提高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不乏可资参考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205.
新颁布实施的《民兵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以很强的针对性、广泛的适用性和科学的创造性,为民兵进一步深化科技练兵、提高训练质量提供了统一的内容规范和实施依据。要真正贯彻落实按纲施训,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担负的任务使命为牵引.从全新的层次去掌握。以创新的实践去落实,促进民兵训练水平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206.
杨林 《政工学刊》2008,(3):40-4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政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为此,就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干部的考核工作,真正把政治强、本领高、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出来,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干部的考核工作呢?  相似文献   
207.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现代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通过质量方针和目标对于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辨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如何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如何对质量目标实施考核进行了详尽说明。  相似文献   
208.
预备役专业技术军官是预备役后勤保障部队的骨干力量,是预备役后勤保障部队快速形成“保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着眼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提高预备役专业技术军官整体素质,是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一项基础工程。我旅组建三年多来,始终坚持把提高预备役专业技术军官整体素质,作为加强部队建设的第一要务,着力把好四个关口,使部队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09.
210.
核电厂操纵人员考核标准近日通过了国防科工委组织的专家审查,有望今年颁布实施。 修订核电厂操纵人员考核标准是行业管理的重要工作。近年来,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新引进堆型的投产,原有的标准已不能覆盖对运行和在建核电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