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正>珠海航展作为中国向外界展示军事装备发展的平台,可以明显地展示中国军力发展的水平和实力。在全球化时代,中国足够轻松自由地展示军力的透明度。11月11日,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在广东珠海开幕。本届航展齐聚4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0家参展商,集中展示大批先进的军、民用航空器及系列航天精品、武器装备。和往届相比,更大规模、更高规格、更强阵容成为本届航展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82.
工作动态     
《中国军转民》2014,(12):5-6
<正>中国核电重水堆先进燃料技术研发中心成立11月5日,中国核电重水堆先进燃料技术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在京举行。该研发中心将设在中核集团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由总体控制、科技研发、系统设备、商务合同等四个部门组成,主要负责重水堆发展战略研究、先进燃料及同位素技术研发以及国内外重水堆工程项目的技术支持等工作。  相似文献   
83.
“敌侦察机在1.8万千米高度,比歼-6的最高高度多2千米。我就拉开角度把飞机抛了2千米高,利用经过最高点的5到10秒击落敌机……”年逾八句的战斗英雄舒积成兴奋地讲起50多年前击落美制侦察机的经过。这位曾经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接见的老英雄,仿佛刚刚从那个时代走来。台下的预备役官兵听得聚精会神,不时掌声雷动。这堂课还被实时传输到预备役教育网,在论坛上引起官兵的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84.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后,成为东北地区首台投产的核电机组,为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源源不断注入了安全清洁的能源动力作为东北地区首台投产的核电机组,红沿河1号机组每天发电量达2400万千瓦时,可供240万个家庭使用,并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工程四台机组全部发电后,年发电量将达到300亿千瓦时,是辽宁省2012  相似文献   
85.
王红 《现代舰船》2011,(6):48-51
1909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170余人远航西沙群岛,进行了引人注自的巡视和勘测考察。作者主要以20世纪30年代记者采访李准写成的《李准巡海记》为参照,描述了李准等的西沙之行,包括巡视过程、为岛屿命名和勒石升国旗等。李准等的西沙之行再一次向世人庄严宣告,中国对西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相似文献   
86.
图片竞猜     
《现代舰船》2011,(1):58
  相似文献   
87.
《中国军转民》2011,(3):95-96
12月21日,中核核电提前10天顺利完成2010年核电"登高"发电计划,8台运行机组全年累计发电预计可达404亿千瓦时。  相似文献   
88.
4月6-8日,第九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在深圳举行。本届展会适逢“十二五”开局之年,为展示中国核电“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同时,当前日本核泄漏危机阴霾笼罩,本届展会再创历史新高的规模和参展商数量提振了业界对核能发展的信心,表明了社会对中国核电和世界核电安全发展的良好期盼。展会期间.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举办了2011年年会,业界人士相聚一堂.共话核能发展。  相似文献   
89.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态势下,发展零碳排放的电力装机容量已达成全球共识,在新兴替代能源的选择上,核能作为一种经济、安全、高效、清洁的新能源,无疑将为此做出巨大贡献。随着全球核电发展加速,核能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青睐。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预测,全球核电容量到2050年将达到1000GWe,甚至更高。在如此大规模的发展核电的规划下,核废物后处理及处置技术的发展能否跟得上核电发展的步伐,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90.
核电是一种清洁低碳能源,经济性好,持续供应能力强,代表着能源优质化方向,一直受到世界各国重视。截至2010年底,全世界在运核电机组达442台,总装机容量达3.7亿千瓦,发电量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6%。但是,由于日本强地震和海啸引发的福岛核泄漏严重事故,使核电产业的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许多国家和地区又在重新思考和激辩:究竟要不要发展核电,如何更好地发展核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