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武警部队在处置突发事件中应该着力提高“处突”的高效益问题;并就如何才能达到在处置突发事件中提高效益,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影响和制约武警部队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所处的各种“现代条件”,提出科学技术条件是提高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最重要的“现代条件”,还指出“现代条件”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武警部队的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也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周边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和严峻,需要精准判断来自不同方向的影响和挑战,并及时调整周边外交战略,进而更好地应对可能的挑战,以确保地区和平稳定。本文分析了我国周边安全形势,以及美国主导的“印太”安全架构的发展、地区架构的东盟“中心地位”发展趋势、区域产业链重构调整等形势,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为周边安全保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刘传祥 《国防》2008,(9):59-61
我国汶川一带发生的强烈地震,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这次抗震救灾涉及国民经济诸多领域,是一场内容相对全面的经济动员。认真总结经济动员在这场突发事件中的作用,对于提高我们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沈江  张学功 《国防》2008,(6):44-44
新疆某预备役师直属队工兵营针对现役编制人员少、专业任务重的实际,按照上级要求,因地制宜,积极协调,与天筑集团、路桥公司等编兵单位联合建立了应急维稳处突领导小组和专业应急分队,具体明确了各方职责、任务,制定了完备的应急预案,并多次开展检验性演练,  相似文献   
6.
吴齐 《国防》2008,(7):24-25
国防动员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提出"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这是党中央、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站在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作出的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部署,也是增强应对未来战争和突发事件能力,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战略举措.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有效应对国家可能面临的多种安全威胁,下大力整合现有国防动员和应急管理体系,形成军民融合、"双应"(应急、应战)一体、权威高效、运转顺畅的新型国防动员体系.  相似文献   
7.
基于网络和主机相结合的入侵检测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介绍了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两种入侵检测系统的功能原理 ,在分析这两种系统功能原理的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网络和主机相结合入侵检测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原理 ,进而阐明了当系统检测到有入侵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算法 ,提高了对入侵类型的判别能力 ,保证应对措施的正确 ,确保了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总结了突发事件的一般特点,并就此次应对“非典”疫情我国经济动员呈现的不足,提出了提高我国经济动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时下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抗击疫情刻不容缓,全国上下劾力同心,共克时艰。历史上,北京地区也曾多次发生疫情,每次都是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渡过难关。  相似文献   
10.
魏平 《国防》2009,(12)
通常,民兵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是在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的统一领导下,与地方应急力量联合进行的.因此,必须着眼增强整体行动效果,健全军地联合行动体系.要依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建立军地结合、党政结合、上下贯通、权威高效的军地联合指挥机构,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任务和职责,理顺组织指挥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