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信息化、小型化、一体化、精确化和职业化是当今世界军事后勤领域变革的五大趋势。我军应对世界军事后勤变革的挑战,需要关注和把握以下问题:顶层设计,沿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基轴搞好后勤系统变革的战略策划;抓住主线,着力突破影响和制约后勤实现转型的"瓶颈"问题;增加投入,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撑;讲求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军事后勤变革的成本代价:加强调控,建立健全经常化、法制化的后勤变革监控和绩效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402.
李朝 《云南国防》2004,(6):53-53
在处置突发事件的行动中,武警官兵手中的警用武器常常让犯罪分子纷纷落马,成为震慑犯罪分子的一把“利剑”。  相似文献   
403.
田言 《兵团建设》2004,(4):43-43
2003年12月23日,川东北气矿的“井喷”;今年,广东的潮安县、湖北的鄂州市、浙江省的永康市、河南省的平舆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二师等地的禽流感疫情;正月十五北京密云公园的游人踩踏死伤事件……  相似文献   
404.
国家应急救灾物资军地联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伟 《国防》2012,(5):9-12
一、国家应急救灾物资军地联储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一)国家应急救灾物资军地联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紧迫任务.国家储备是国家直接掌握动用、同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物资储备.近年来,军队代国家储备成品油建设逐步形成规模,以总后勤部某后方基地为重点的二期工程已启动,国家成品油储备已经成功走开了军地联储的路子.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作为国家储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的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和玉树抗震救灾、藏区和新疆维稳等抗灾救灾与维稳处突行动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维护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05.
林合国 《国防》2012,(11):50
新形势下,参与应急行动是民兵使用的重要方式。与之相适应,必须落实好民兵应急装备器材保障,为民兵遂行应急任务创造良好的物质技术条件。要依据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防暴法规和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等法律规章,遵循"军事机关提需求、政府抓落实"的原则,明确民兵应急装备器材由地方政府统筹保障,由军事机关负责使用管理。要紧密结合地方实际,由军事机关会同政府研究制定民兵应急装备器材保障计划方案,具体采取政府购置储备与预编预征储备相结合的办法落实。防暴装备可由政府预先购置配备保障或纳入公安系统综合调整保  相似文献   
406.
《解放军生活》2012,(12):12-13
[平安护卫]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三支队的官兵就以巡警形式出现在了天津的大街小巷。光影20年从黑自流淌到彩色,支队的官兵在变化,巡逻工具在变化,而随之一同变化的还有天津逐渐宽敞的街道、拔地而起的楼群和人们逐渐寓足的生活。【部队名片】武警天津总队三支队组建于1979年12月,1992年建立城市巡警新体制,是目前全国武警部队唯一一支成建制的担负城市武装巡逻勤务的武警支队,它担负市内六区、特殊单位、  相似文献   
407.
离湄公河惨案发生已有不少时日了,然而迄今整个案情似乎依然处于扑朔迷离、障碍重重的状况:9名"帕莽"特遣部队的官兵出尔反尔的供词,泰国警方令人难以信服的表态,加之整个案件错综复杂的程度,着实使媒体舆论、广大民众十分不满、愤懑,乃至纠结。不过,最使人感到困惑的是:自这次案件发  相似文献   
408.
一、海上军事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环境艰苦、武力对抗性强,要求政治工作必须激发官兵的顽强斗志。海上军事突发事件处置行动常常是全时段、远海域、不分昼夜地连续进行,官兵面临的环境恶劣。同时,处置行动的武力对抗特点明显,人员伤亡、装备损坏、通信联络中断、行动受阻等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参战官兵长时间经受危险、恐惧、死亡的威胁,信念、意志、心理承受力将面临严峻的考验。政治  相似文献   
409.
李金泉 《国防》2012,(5):27-28
构建联合指挥机构,解决组织指挥的衔接问题.“三个机制”衔接的桉心是组织指挥衔接.应着眼强化对平时应急、战时应战行动的集中统一领导,突出抓好指挥机构建立、指挥职能明确和指挥手段建设.一要建立指挥机构.依托省(市)国防动员委员会、应急管理委员会,预编军地“双应”联合指挥部,下设1个“双应”综合办公室,若干个专项“双应”指挥部(视各地情况设立)和々业动员办公室.  相似文献   
410.
甘伟  吴向东 《政工学刊》2012,(11):36-37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迅猛发展,信息化联合作战已经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对抗模式。战时政治工作必须积极应对作战样式的转变,按照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的部署要求,着力提高把准政治方向、快速反应跟进、驾驭信息手段、创新路径方法的能力,切实担负起为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发挥直接作战功能实施政治作战的重要使命。一、信息化战争战略意义重大,必须着力提高注重政治把关定向的能力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的联合作战,不仅是一场对抗激烈的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