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305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王广浩 《国防》2010,(11):28-29
随着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日益增多,履行“应急与应战”双重职能已成为新形势下国防动员系统面临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防动员系统必须着眼有效履行应急职能,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重点抓好“一个机制”和“三个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2.
《国防科技工业》2010,(11):68-69
近几年来,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推行“带着任务竞聘上岗、定期考核动态管理”的科技骨干选拔考评制度,使创新型科技人才大量涌现。  相似文献   
153.
涂娟  陈明 《国防科技》2010,31(5):78-81,86
文章回顾了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新生政权亟待巩固,国家经济亟需恢复时,朝鲜战争的爆发,又迫使党中央以"打烂了重建"的决心和意志进行抗美援朝作战。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军事斗争形势,国防动员建设倍受党和政府的重视,国防动员体制也开始了探索性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4.
针对目前现有的发布订阅规范(DDS)主要描述终端节点信息处理行为的实际,提出使用标签集中式机制完成发布订阅信息网络交互工作。理论分析了标签集中式发布订阅机制的数学模型,对往返时延等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并仿真此机制下无线窄带网络中发布订阅信息交互机制对网络性能及参与者数量对发布订阅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证明此机制在较小规模网络中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5.
水上救援行动是民兵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的一项重要的季节性工作,民兵应急分队因其特有的兵民一体性特点和地缘优势,是参与处置这类事件的主要力量,现结合近年来的实践,对组织民兵应急力量参与水上救援行动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6.
农一师阿拉尔农场有流动党员50多名,为确保这些党员“流动不流失”,农场党委建立了“双联双管”工作机制,即双重联系、双重管理,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党组织协助,双方党组织保持密切联系,组织流动党员学习,参加组织生活  相似文献   
157.
一、一体化CBRN(E)探测系统 (一)研究背景 美国7名参议员联名写信给国土安全部,“鼓励国土安全部加速发展和部署用于整个城市范围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探测、报警和应急通信系统”,并称“部署经过严格测试、性能可靠、与高容量报警系统相连的一体化传感器网络是一项关键需求”。  相似文献   
158.
我军预算制度在运行中存在着政策过程与预算过程分离、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分离、经费投入与事业成果分离、制度改革与实施机制分离的问题。建立制度化的中长期预算框架、完善重大开支项目决策机制、建立军队预算执行考评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9.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军队财务决策科学化水平,必须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必须牢固树立现代决策理念,必须完善决策机制,还要注意提高决策人的素质、突出决策重点、运用先进的决策手段、建立决策机构。  相似文献   
160.
尹武平 《国防》2007,(9):40-41
民兵应急分队是民兵队伍的骨干力量,肩负着应急维稳、应急救援两大任务.新世纪新阶段,着眼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抓好民兵应急分队建设,应重点把握好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