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305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1.
近日,云南省芒市人武部针对辖区气候干燥、护林防火形势严峻的实际,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火应急预案》,与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建立情报共亨机制,对5支防火护林队进行业务技能培训,检修防火器材160余套,提高了民兵护林防火能力。  相似文献   
912.
美陆军在执行东南亚远征军事行动任务时,应急采购案件频发。为此,美军全面查找存在问题、系统分析问题原因,在专家委员会的改革方案建议基础上,美陆军从采购人员编制、采购机构重组、强化实战培训、推进法规配套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改革的理念与做法,对我军深化军事采购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13.
杜家毫 《国防》2014,(1):9-1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决议指出:要"健全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完善平时征用和战时动员法规制度。"能打仗、支援保障打胜仗是国防动员建设的核心要求。从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入手调整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是实现这一核心要求的前提和基础。我国现行国防动员体制机制还存在动员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制度不规范、运行不顺畅等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国防动员建设发展,新形势下必须按照能打仗支援保障打胜仗的标准要求调整加强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914.
马喜成  李超  汪思科 《国防》2014,(1):42-43
正近年来,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害救援一线,在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三峡大坝、青藏铁路等重点工程建设工地,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国庆阅兵等重大任务活动现场,在新疆、西藏、四川藏区等地维稳前沿,在漫长的陆地边界线和海岸线上,无不活跃着以民兵预备役人员为先锋的后备力量队伍。实践证明,随着我军历史使命不断深化拓展,后备力量因先天具备的"寓军于民、亦兵亦民"的特性,已成为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应对非战争安全威胁第一时间使用的首选力量。加强后备力量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强化后备力量"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功能作用,对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15.
吴翔 《国防》2014,(1):44-45
正民兵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是使命所系、职责所在。新形势下,非战争安全威胁日益上升,省军区系统特别是军分区人武部,必须紧贴职能任务,围绕常态化、专业化、规范化构建民兵应急力量体系,提高民兵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能力。  相似文献   
916.
孙炜 《国防》2014,(1):28-29
正"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党中央站在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高度,提出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道路、新模式,是"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思想的重大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国防和军队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将国防动员纳入国家危机管理体系,科学统筹"军用"的国防动员与"民用"的应急管理两类资源,应对多样化安全威胁,实现国防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符合军民融合思想的实质,是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917.
肖国明 《国防》2014,(10):37-39
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要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确保我军始终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要把日常战备工作提到战略高度"。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我军的根本职能和战略任务,反映了对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深邃思考,为进一步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指明了方向。民兵预备役部队是军事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战备建设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龙头"工程,基层战备建设是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础工程。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标准和要求,系统规划,精细抓建,协调推进,全面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战备建设,不断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应战能力。  相似文献   
918.
在北京军区,有这样一支拼杀在特殊战场上的部队,天天与"毒魔"交手,与"死神"过招,危险无处不在,死亡如影随形,每场战斗,哪怕稍不留神出现亿分之一的失误,都可能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他们就是担负战区核生化防护技术保障,装备科研、处理日本遗弃化学武器,以及核生化应急救援等任务的北京军区司令部核生化防护所。近日,记者走进这个被誉为"降魔尖兵"的先进群体,探究其中的"奥秘"。  相似文献   
919.
在侨乡潮安,武装工作是当地一张亮丽的名片:参加民兵防空分队演练“中头彩”、民兵营(连)基层建设“站排头”、应急分队处突维稳“打头阵”……每每谈到这些,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人武部干部职工异口同声地说,这既是大家齐心协力干工作的结果,更与区委书记林群“实”字当头关心国防建设分不开。2013年,林群被广州军区评为“国防之星”。  相似文献   
920.
“官兵迅速集合,XX镇发生地震,情况不明,准备前往救援!”教育期间,安徽某预备役师所属步兵团按照惯例,正常进行抗震演练。集合命令下达后,这个团第一时间组织应急救援分队赶赴现场,勘察灾情、组织救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