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徐文高 《国防》2006,(6):29-31
应急动员准备是应付突发事件、提高动员能力的关键环节。平时准备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动员的速度和战争潜力的发挥,直接影响到战争进程和结局成败。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应急动员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寻求科学的建设与发展思路,着力研究解决国防动员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思想认识由一般意义上的准备转移到实质性准备上来,工作内容由单一的陆战保障转移到综合保障上来,工作重心由长期建设准备转移到应急动员准备上来,把应急动员准备做扎实、做到位,为“打得赢”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健全体制,理顺关系,着力增强应急动员平战转换能力…  相似文献   
962.
曲盟利 《国防》2006,(7):56-56
高素质人才是交通战备工作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提高人员素质,对加强交通战备建设、提高交通战备行业履行新使命的能力,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重大意义。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交通战备人才资源,促进高素质人才资源向保障力转化。一是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交通战备建设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广泛性和依附性的特点,做好交通战备工作对人才有着特殊的需求。各级人事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要从加强国防建设的高度,深刻认识交通战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给予交通战备建设更多人力支持。在人才选用上要把好关,挑选懂专业、善管…  相似文献   
963.
杨庆冠 《国防》2006,(4):26-26
不久前,国家交通战备办公室、广州战区国防动员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对海南省民用汽车运力动员征用试点成果进行检查验收,总后军交运输部、广州军区联勤部有关领导出席了评审验收会, 并对试点成果给予充分肯定。海南省民用汽车运力动员征用试点,是广州战区国防动员委员会赋予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做好应急动员准备,提高国防交通保障能力的重要实践和实际步骤。经过全省军地  相似文献   
964.
张培文  常耐强 《国防》2006,(12):18-18
建立军民兼容的物资储备网络,是提高物资动员效率、增强国民经济动员应变能力的重要举措。为此,在战备物资储备方式上,除应急作战物资由军队限额储备外,军民通用物资的储备应由地方负责,逐步实现由军队储备向市场和社会储备的转变,形成以大、中城市为中心,以交通要道为依托,以中小型城镇为重点,以军分区、人武部为支撑点的多层次、多方向、分布合理的物资储备网络。在战备物资储备内容上,要把高技术人才、装备、物资作为储备重点,加强高技术产业的军民结合、平战结合,有重点地选择一批高技术企业进行军民一体化改造,确保一旦遇有情况,能立即…  相似文献   
965.
陈云  王传顺  冯敬 《国防》2006,(11):F0002-F0002
经过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军军交运输装备已初步形成军交运输保障装备和交通战备器材两大系统,构成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保障和野战装卸、交通抢修抢建、运输调度指挥等七个系列的装备体系,实现了装备从无到有、数量从少到多、性能从弱到强的跃升。全面提高了现代战争条件下军交运输综合保障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最近,总后军交运输部在南京战区进行了军交运输装备保障能力检验性演示,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出席观看了包括铁路、公路运输装卸以及海上补给、无固定码头海上卸载等内容的军交运输装备检验性演示。副总参谋长…  相似文献   
966.
步伟利 《国防》2002,(2):14-15
近年来,各级十分重视军事斗争准备,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从我们的试点情况看,军分区系统的军事斗争准备应以战备建设标准化、指挥手段自动化、动员程序规范化、兵员管理经常化的"四化"建设为重点.这"四化"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必须坚持统一领导、整体建设、全面提高的原则.  相似文献   
967.
在"平时散为民、急时聚为兵"的传统民兵建设模式下,现有平时在位率、能力素质不高的民兵应急队伍,难以有效履行日益增多的非战争军事任务.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探索建立建强民兵应急常备分队,作为民兵应急队伍的"拳头"储备使用.实施中应做到"三个着眼",即着眼任务特点明确建设标准,着眼现实状况抓好人员编组,着眼科学发展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68.
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推进军交运输军民融合式发展,必须着眼军交运输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基础条件、把准军交运输军民融合式发展存在的问题,坚持以达成共识为前提促进融合落实,以理顺军地运力使用协调关系为抓手完善融合机制,以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为支撑丰富融合形式,以完善战场交通网络体系为基础拓展融合范围,以构建军民一体的战略投送力量为核心提高融合层次.  相似文献   
969.
面对国家安全形势的深刻变化、面对改革强军步伐的不断深入,预备役部队建设必须找准职能定位、加快转型步伐、完善运行机制、健全法规制度、破解现实难题,不断提高履行"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使命的能力,为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利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970.
航空装备是空军武器装备的主体,做好航材保障工作对于充分发挥装备作战效能,确保装备的作战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描述了应急需求冲击条件下缓冲控制问题,建立了应急航材配送网络影响缓存因素模型,进而建立了完整的应急航材需求冲击的缓冲策略设计框架,并进行了应急航材缓存分配建模。分别采用BP-GA方法对应急航材需求进行测算;保噪正态分布进行了缓冲策略公式的推演,需求冲能模型进行了单个缓存分配,并结合算例说明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