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对应急装备保障实际场景的分析,提出装备应急运输过程应分2个不同的阶段进行研究。重点讨论了第1阶段涉及的运输问题,并建立相应数学模型。通过数学软件matlab实现了模型的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为相关运输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
廖刚  陈雨  王朕  赵新生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9,31(3):101-102,124
在分析当前部队应急事故指挥现状与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集成EGIS,GPS,GPRS的PDA系统在应急事故指挥中的应用原型,用于解决应急事故指挥中移动困难的问题,加快应急事故指挥系统的响应速度,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介绍了Windows CE与嵌入式开发、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系统功能,为PDA在应急事故指挥中的应用提出一个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33.
积极构建基于能力的装备应急动员体系是提高装备动员能力、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现实需要。装备应急动员体系的建设,需要优化装备应急动员组织体制,加强装备动员信息化建设,提高专用装备科研生产能力,完善装备应急动员预案。  相似文献   
34.
今年以来,在抗击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特大地震灾害中,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发挥数量大、专业多、动用方便、突击能力强等优势,为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部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带来了启迪。建立高效灵敏的组织指挥体系是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  相似文献   
35.
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交汇处的山西省阳城县,是一个经历过血与火洗礼的革命老区。昔日,这里诞生了晋豫边抗日根据地,留下过朱德、邓小平、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战斗的足迹。如今,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又涌现一支平战一体、军民融合的常备民兵应急分队,成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确保  相似文献   
36.
"水来了!水来了!"2月10日凌晨4时,经民兵抗旱分队连夜维修,新绛县王金村村民马新生家3台发生故障的水泵又重新开始工作,隆隆电机声中,汩汩汾河水流人他家34亩干旱多日的麦田。县人武部靳学武部长介绍说,供电公司170余名民兵抗旱应急分队队员,连续征战该县210多个村庄,确保抗旱用电。  相似文献   
37.
民兵应急分队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平时应急、战时应战"的最好抓手,必须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创新机制,把科学发展观新要求、履行新使命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紧密结合起来,真正解决制约民兵应急分队建设的突出问题,扎实提高应急应战能力。  相似文献   
38.
"我很感动。你们吕梁军分区党委重心下移,抓基层指导力度大,帮扶有力啊!兴县人武部这样的典型你们树得对,很有代表性,很有说服力。说实在的,我来这里有很多没想到,最主要的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没想到你们干  相似文献   
39.
2008年的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维护社会稳定和汶川抗震救灾等实践证明,国防后备力量具有要素齐全、功能多样、组合灵活、专通结合、军民互补、全域布局、条块贯通的优势,可以适应非战争军事行动地域广泛、力量使用多样、任务环境复杂、涉及经济社会多方面的特点,能够快速高效地发挥作用,以弥补常备力量的不足.  相似文献   
40.
陈伟  左毅  耿继超 《国防》2009,(11):51-52
民兵应急分队是后备力量的"拳头"队伍。新形势下,民兵应急分队建设应着眼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要求,优化人员编组、加强教育训练、完善保障机制,确保遇有情况能够"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