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突出执行力,以建设一支领导有力、组织合理、处置科学的指挥机构为中心,以通信指挥平台及应急队伍建设为两个基本点。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的灭火抢险救援指挥体系;配置足够的硬件设施;增加灭火救援力量;转变观念,以建立强大的应急救援队伍。  相似文献   
182.
当前消防部队面临的应急救援形势越来越严峻,担负的任务越来越繁重,作战行动也越来越艰苦,这给公安消防部队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使公安消防部队应急救援工作具有新的发展机遇。论述了当前公安消防部队应急救援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3.
跑步走!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3月15日8时40分,寒风习习。坐落在孔雀河畔的兵团南疆民兵训练基地、农二师民兵训练基地的大院内,洪亮的口令声此起彼伏,四个绿色方队的男女民兵在教练的指挥下,迈着矫健整齐的步伐。这是农二师师直机关民兵应急连集中军训的一个场景。农二师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兵团《关于在兵团干部职工中开展冬季军事训练活动的  相似文献   
184.
强大的国民经济应急动员能力能够为政府应对与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提供强大的资源保障能力。文章分析了国民经济应急动员能力的特点和构成,指出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国民经济动员应急能力建设应从制度建设、技术建设与人才建设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5.
周建民  侯党胜 《国防》2011,(6):35-36
军分区系统加强信息动员建设,应以《国防动员法》为指导,按照"应战为主、兼顾应急,健全组织、全面发展"的思路,加速推进和完善"五个体系"。  相似文献   
186.
郭耀辉 《国防》2011,(6):42-43
新形势下,预备役部队担负着反恐、维稳、处突、救灾、维权、维和等六大非战争军事任务。因此,努力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是预备役部队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7.
马渊 《国防》2011,(9):31
众所周知,国防动员与政府的危机应对动员(应急动员)存在许多相通之处:一是以资源配置为核心内容。无论是政府应急动员,还是国防动员,其核心都是在非常状态下,政府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满足应战或平时危机应对的  相似文献   
188.
潘立波  徐浩 《国防》2011,(5):64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人武部大力加强民兵队伍组织与装备一体化建设,对辖区内电力抢修、城市防空、兵种勤务保障等20余支民兵应急分队进行了科学重组;大量吸纳专业技术人才,确保专业对口率。其中,通信抢修、医疗救护等分队有98%的队员  相似文献   
189.
思想作风建设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决定着学习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各级人武部门要着眼使命任务需要,扎实抓好民兵应急能力提升,用良好的思想作风保证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正确方向。一、转变思想观念,理清发展思路良好的思想作风,是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重要保证。军队的思想作风建设,要始终围绕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这个主线来展开。基于  相似文献   
190.
近日,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开展了在建核电及军工项目的全面质量安全检查活动.并提出了工作的具体要求:要进一步提高核安全意识:立即开展在建核电及核军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自检自查活动,主要包括质量、安全体系策划、改进各环节的有效性、环境及应急管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