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文章在对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与政府应急管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挥国民经济动员应急功能的对策:适应国家应对战争和突发事件的需要,加快开发国民经济动员应急功能;加强与各专业部门的协作,构建权威高效、统分结合的国民经济动员管理模式;加强军民两用资源开发利用,提高应急系统资源与国民经济动员资源共享水平;加紧出台国民经济动员法律法规,搞好与国家应急法律体系的相互衔接。  相似文献   
872.
文章从装备应急采购的特点入手,对影响装备应急采购价格中的非正常因素作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装备应急采购价格控制的五个关键环节,以及加强装备应急采购价格审查的对策。  相似文献   
873.
文章基于突发事件下国防采购需求突发和时间紧迫的特征,将时间敏感性需求引入到"供应商-国防采购方"二级供应链应急决策中,建立了提供及时交付奖励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对国防采购应急管理协议供货策略进行研究,得出激励方案对提高及时交货率具有明显作用,还讨论了在突发事件引起需求的时间敏感系数变动时,采购方应如何调整激励策略来保证供应商及时交货。  相似文献   
874.
于礼 《中国军转民》2022,(18):45-46
要实现高效的应急应战,就要进行军地联合,统筹军队与地方,协调各方的资源和力量,形成强大合力,保障应急应战的持续开展,确保应急应战的胜利获得。军地统筹应急应战协调保障机制的建设,要从指挥体系、力量体系和保障体系三个方面着手,本文主要分析了三个方面建设的要点,提出了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以供研究和参考。  相似文献   
875.
匡小文  熊远清 《军事经济研究》2011,(12):F0003-F0003
2011年9月下旬,总后某基地“全员额全建制,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在古城襄阳拉开帷幕。来自该基地所属单位的15支代表队836名岗位尖兵,参加了财务、军需、卫生、油料、运输、营房、车船、军械等专业的比赛。比赛科目既有“一摸准、一口清”等传统项目,又有远程会诊、应急通信和汽车驾驶员一专多能、士官教练员“四会教学法”等新增内容。女兵首次作为一个独立群体参赛。  相似文献   
876.
随着应急机动通信在未来空军作战中的作用日益增大,如何具有针对性地建设应急机动通信系统已成为空军关注重点.通过分析应急机动通信系统的活动特点和影响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指标体系模型,并提出各项指标的判别标准,最后结合算例来验证指标选取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77.
为深入贯彻胡主席军民融合发展思想,提高国防动员应急队伍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重庆市政府和警备区组成军地联合考评组,采取"灾情异地内设、情况连贯诱导、实兵实装拉动、全程综合检验"的方式,设置"应急行动准备、摩托化机动、3公里越野、森林灭火、抗洪抢险、轻武器实弹射击"6个课目,对部分预备役部队旅团级机关和人武部带应急分队进行联合考评,全程贯穿组织指挥、综合保障能力考察,并检查军地联合抓建情况,考评合格率100%、优良率63%。通过军地联考联评,检验了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应急队伍综合救援能力,探索了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方法路子。  相似文献   
878.
随着近年来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日益增多,国防动员系统参与抢险救灾、反恐维稳、边境管控等应急任务愈来愈多,以提高应对平时危机为重  相似文献   
879.
黄汉光 《国防》2011,(3):66-67
近年来,面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日渐增多的新形势,广东省东莞市深入贯彻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思想,着眼维护稳定发展和亚运安保等重大经济社会活动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应急、军队战备和国防动员"三大系统"优势,依托军警民联防指挥体制,完善一体化协调运作机制,整合民兵预备役、国防动员和政府应急"三大队伍",走出了一条统筹大局打基础、完善机制促融合、创新举措谋发展的军地联合应急体系建设新路子。  相似文献   
880.
蒋忠良 《国防》2011,(3):39-40
《国防动员法》明确规定,要建立健全与国防安全需要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的国防动员体系。我感到,要依法建立健全国防动员体系,必须注意和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