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孙涛 《宁夏科技》2002,(1):37-39
前不久(2001年10月10日晚),美军使用了GBU-28巨型激光制导炸弹,使得本来就倍受世人关注的名声显赫的GBU炸弹更加名声赫赫。  相似文献   
212.
软件无线电的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软件无线电技术是未来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 ,它已应用于现代军事通信及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之中。本文讨论了软件无线电的基本原理、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13.
讨论了海洋船舶交变电场衰减的基本特征.根据海洋对不同频率电场信号的穿透深度不一样的原理,分析推导了电场引信点火动作的判决依据.引信设计时选择不同的频率信号进行处理,使用电场模量门限、电场上升斜率、不同频率电场上升斜率比及其组合等参数可以简便地控制电场引信,使电场引信具有良好的动作区域性.  相似文献   
214.
介绍了软件安全性和基于Petri网软件安全性分析技术。结合某导弹安全系统的实例,在系统Petri网模型的基础上运用逆向可达图回溯法及关键状态法对系统及其软件的设计进行了安全性分析,还考虑了系统运行时的动态时效对安全性的影响及相应的恢复措施。总结了基于Petri网的系统软件安全性分析的特点。  相似文献   
215.
针对迫弹电子时间引信(Electronic Time Fuze for Mortars/ETFM)设计过程中双保险环境的选择问题,对环境信息及其传感器进行了优选,分析了弹炮分离感应作为一种新方法在迫弹电子时间引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16.
由于雷达引信载体运动的高速性,引信工作的近程性,使得引信在低空作战时,地杂波信号极易诱使引信早炸.首先介绍了地杂波的散射特性,然后建立了基于网格映象法的地杂波回波信号的仿真模型,在这个基础上分析了引信地杂波信号特性.研究结果可用于PD引信抗地杂波干扰能力的预测和评估.  相似文献   
217.
针对未考虑导弹战斗部破片速度衰减的引信自适应模型的缺点,引入破片相对目标的飞行轨迹描述方程,建立了破片速度衰减对飞散方向影响条件下的引信自适应调整模型.通过两种模型的计算机仿真对比分析,验证了新模型在提高导弹射击高速、超低空目标时的引战配合效率方面,比原模型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18.
目标有效反射面积影响引信的作用距离,进而影响引信的启动概率.针对某比相引信在射击隐身目标时启动概率很低的情况,在分析不同谐波信号对引信作用距离影响的基础上,提出选择其他谐波成分作为幅度支路,与原比相引信构成复合引信,解决了射击不同目标时引信启动概率较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19.
在考虑扭力矩作用的基础上,建立曲折槽保险机构的动力学模型,以某机构为计算实例,与传统的动力学模型进行比较。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引信跌落到硬质地面时,扭力矩的影响作用不明显,而跌落到松软地面上时扭力矩使惯性简的位移响应明显增大,不能忽略。其结论为判断长储引信勤务处理意外跌落的安全状态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20.
针对管道无损检测问题,阐述了金属磁记忆效应的基本原理,与传统无损检测方式比较,归纳了磁记忆检测的基本特性。在磁记忆检测仪器研发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新型管道磁记忆/漏磁综合检测仪。从检测机理、信号处理和缺陷识别3个方面对检测技术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了检测机理的局限性,提出管道磁记忆检测技术的研究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