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王兵 《现代舰船》2012,(11):40-43
说明:本文中架次率的衡量对象是固定翼舰载机,未考虑直升机。舰载机出动能力的相关指标周期为有效管理飞行甲板,航母通常按照指定的时间周期进行作业,通常在1小时(1+00周期)到1小时45分(1+45周期)之间。在单周期作业中,飞机在空中停留一个周期后着舰。需要注意的是,着舰作业总是在弹射之后进行,这意味着,上一个周期的舰载机,必须在下一个周期舰载机起飞之后才能降落。类似的,双周期作业的飞机在空中停留两个周期的时间  相似文献   
22.
为克服现有国防工业投入产出模型的不足,作者改进了现有的投入产出表;建立了适用于分析国防工业内部诸如军转民、平转战等问题的新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几个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的定义;得到了模型的有关解。  相似文献   
23.
耿海军 《国防》2007,(8):71-73
弹药是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场上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随着战争的不断演进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高速集成电路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弹药中的广泛应用,弹药正在悄悄孕育一场革命,一批机理独特、威力大、有灵性的智能化弹药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24.
杭彬  冯飞  思海 《当代海军》2007,(9):62-63
末敏弹是"末端敏感弹药"的简称,又称"敏感器引爆弹药",是一种能够在弹道末段探测出目标的存在,并使战斗部朝着目标方向爆炸的弹药,是将多种先进技术应用到子母弹药领域中所形成的一种灵巧弹药,可由多种平台发射,包括各种级别的水面舰艇。末敏弹主要用于攻击装甲车辆的顶装甲,水面战舰的上层建筑等。具有作战距离远、命中概率高、毁伤效果好、效费比高和发射后不管等优点。末敏弹的结构组成炮射末敏弹由母弹(弹丸)和发  相似文献   
25.
不敏感弹药已成为弹药发展的必然方向,提升弹药本质安全性对于保护己方作战平台、人员安全,提升弹药战场生存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不敏感弹药的评估标准及试验方法、不敏感炸药、不敏感缓释技术3个方面对国外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分别从试验刺激源参数的科学设置、反应等级评估标准统一,新型黏结剂、增塑剂及主体炸药的降感、控制...  相似文献   
26.
美国海军对岸火力支援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海军的“作战需求报告”明确指出,海上对岸火力支援的目的是压制或摧毁敌方的反舰武器和防空系统,进而压制或阻断对方的进攻、防御和增援行动,以实现所谓早期介入、早期立足、扩大成果、进而展开决定性作战的“来自海上的作战机动”支援。美国海军陆战队认为,对岸火力支援在两栖作战的各个阶段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在先头部队作战阶段,主要是实施火力杀伤,火力干扰、火力封锁,火力压制和火力欺骗,务必使先头部队登上海滩;在舰艇-目标机动阶段,主要是支援登陆部队,用密集的近程火力(拦阻火力和压制火力)对机动中的地面部队进行直接支  相似文献   
27.
弹药保障决策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弹药保障的工作入手 ,论述了弹药消耗预计算法 ,提出了基于存储论的弹药补充决策模型。给出了战时弹药保障的 3种策略  相似文献   
28.
由于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注入,弹药已今非昔比,一批机理独特、威力强大、颇具灵性的智能化弹药横空出世。  相似文献   
29.
30.
朱继龙 《中国军转民》2005,(3):53-53,55
甘肃银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生产经营从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向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转变,促进企业经营规模与效益协调增长。2002年以来的三年间,工业总产值从2.6亿元增至6.7亿元,增幅258%;销售收入从3.2亿元增至8.3亿元,增幅259%。能源内部市场化运作,提高能源利用率。2004年,银光公司实行能源管理改革,构建了动力能源管理新体系,实现了能源管理内部市场化,提高全员节能降耗意识,实施设备变频技术改造等节能措施,全年节约能源资金1195万元。2005年,企业以优化工艺、降低消耗为目标,从优化排产,提高工业用水和蒸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