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富国与强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目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进程中的辩证统一体,富国是强军的前提和基础,强军是富国的重要保障。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相似文献   
232.
张婷 《中国军转民》2022,(20):27-28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始终坚持开拓创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走出一条中国式道路。随后揭开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序幕,并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之下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八大以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提出一系列的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目前我国正处于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在深入推进践行初心与使命的过程中、在坚持“人民至上”根本立场的过程中不断开拓创新,积极应对新的机遇与挑战,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  相似文献   
233.
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再一次证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仅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优势。新时代坚持和完善党对军队的领导制度,更要解决好“怎样强军”的问题。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开始呈现出整体上战略化推进和具体上多方位并举的特点。  相似文献   
234.
五四运动孕育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精神。五四爱国精神对新时代青年的价值是塑造家国情怀的品格,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培养理性的爱国意识。五四爱国精神对新时代青年的启示是要坚持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相统一,坚持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以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青年要传承弘扬好五四爱国精神。  相似文献   
235.
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培育青年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的有效举措。本文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围绕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改革,从新时代青年国防教育的必要性、现状调研入手,深入挖掘新时代青年国防教育实施路径,完善教育制度机制、拓展国防教育平台领域、融合教育资源力量、创新方式方法等有效措施,切实增强新时代青年国防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36.
随着预备役部队调整改革落地落实落细,其编制体制、组织架构、职能使命、综合保障等要素日趋与新时代融合、与新需求契合、与新战力结合,快速实现了优化升级、重整重塑,整体建设迎来了脱胎换骨、换羽新生新阶段、新格局、新模式。武器装备作为实现强军目标的重要物质载体和克敌制胜强劲支撑,赋能新时代能量元素,加特新时代智能单元,载重厚实、意义重大、未来可期。从时代维度、空间跨度、要素粒度,透析预备役部队装备发展要义,揭示普遍矛盾问题,研判具体原因症结,创新改进举措办法,对缩小“理念差”“时间差”“质量差”,快速形成预备役装备保障能力,具有传棒衔接、助力赓续、快速涌现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237.
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思政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素养、爱国精神、使命担当的重要课程。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思政课协同育人。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协同育人建设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因为经验的缺乏和认知的不足仍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困境。因此,必须要构建高校思政课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推动高校思政课协同育人走向深入,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238.
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肩负着国防教育和征兵动员的使命。目前,高校征兵工作已进入“一年两征”的新时代。在“强军梦”的国防政策视觉下,针对“一年两征两退”的改革,高校征兵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为有效推进高校征兵工作,树立大学生国防意识,激发大学生报国热情,应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引领,探索构建科学规范、系统有效的征兵工作体系,切实保障征兵改革的有序推进与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239.
王芳芳 《中国军转民》2023,(21):134-136
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决裂说”到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世界视野和基本原则的确立;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到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西方到东方,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中逐渐得到确立和充实的。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考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对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建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40.
新形势下,世界多元文化间的冲突越来越激烈,不同思想和价值观冲击着我国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意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文章立足于文化自信和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相关概念,通过揭示部分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分析其表现产生的具体原因,进而从高校教育的角度提出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对策,为新时代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对现阶段的大学生学习也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