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知识经济形态带给新时代的最根本特征是知识积累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源动力。为此,我军建设必须走质量建军之路,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建立军事创新机制,加速培养适应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要求的新型人才,确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思维方式,从而全面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372.
米芳 《中国军转民》2024,(3):111-112
国有企业是国家的重要组成单元,我国国有企业更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国有企业一切工作均围绕着党和国家的经济建设需要开展,以此确保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健运行和发展。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有效落实党中央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的重要途径,也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373.
网络技术的延伸发展与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度融合,衍生了网络意识形态的新样态,新时代以来,网络空间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最前沿。网络交往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方式,也对意识形态安全提出了新挑战。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厚望,而其价值观处于拔节孕穗期,又作为最大的网络原住民群体,最需要精心培育和引导。为此需要提出加强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有效路径,筑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重要防线。  相似文献   
374.
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和高端化趋势。这种趋势下,高等教育作为培养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如何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大学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担当精神培养的重要性着手,分析当前对大学生责任担当精神培育的现状,并提出四条培育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5.
《国防科技工业》2005,(4):33-33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 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始,一代代党 的优秀儿女,高举先锋大旗,为共和国创建和建设做出卓 越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国防科技工业是一项雄伟壮丽 的事业,是一个先锋辈出的行业,国防科技工业的创建、发 展和壮大,同样凝聚着无数共产党员青春热血,正是在他 们的引领下,国防科技工业实现了一次次历史跨越,铸就 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  相似文献   
376.
377.
新型政工人才培养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坚持以强军目标为根本引领.听党指挥是战斗力建设的根本前提,必须把听党指挥作为新型政工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能打胜仗是战斗力建设的根本目的,必须把能打胜仗贯穿于新型政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作风优良是战斗力形成的重要保证,必须把作风优良作为新型政工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378.
习主席关于加强军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其中蕴含的重大思想观点和重大决策部署,是新形势下军队干部队伍建设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379.
为培养对党忠诚、善谋打仗、敢于担当、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军队好干部,必须适应强军目标新要求构建素质模型,细化具体化军队好干部的选用标准;依据能力素质新标准完善措施办法,搭建使用好军队好干部的培养平台;围绕树立选用新导向规范制度机制,净化优化好军队干部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380.
赵强  陈琳 《政工学刊》2023,(4):40-42
<正>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人才是兴国之本、筑梦之源,也是强军之本、打仗之要。军队院校应主动肩负起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时代重任,为党、为国家、为军队培养更多堪当强军重任的栋梁之材,为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一、提升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认识站位人才是建军治军之本,也是制胜未来之本。军事人才培养在军队建设中始终处于基础性、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