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深刻指出,国家主权面临的威胁、祖国统一面临的挑战和社会稳定面临的问题,哪一方面防范不好、斗争不力、处置不当,都有可能影响和冲击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22.
《国防》2009,(1)
沈阳军威训练器材装备研究所成立于1994年,是一个集研发、生产、制造于一身的科研实体,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3.
李国记  董中扬 《国防》2002,(10):43-44
战略纵深地区重点城市,一般是内陆地区省(市、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敌为达成战略战役企图,很可能对我纵深地区的重点城市实施大规模、高强度的连续空袭。在当前现役和预备役防空力量有限的情况下,民兵防空力量已成为纵深城市低空防御  相似文献   
24.
楚军 《国防》2002,(8):45-47
高技术条件下的联合战役,空军担负着“首当其冲,全程使用”的重要使命。兵力超常加强,保障对象多元,战场环境复杂,航油、弹药等大宗物资运输保障任务繁重。在军内运输力量有限的情况下,按照“平战结合、军民一体”的思路,研究征用民用运输力量实施空军应急运输保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动员征用民用运输力量实施战时应急运输保障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25.
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的问世,赋予了现代心理战以新的形式——网络心理战。它是网络战与心理战有机结合的产物,既保留了一般意义上心理战的传统内涵,同时又具备网络技术独有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6.
“如果一个国家的命运系于虚假的战备上,他将发现自己一开始就被别人毫不留情地抛在后面。”美国空军创始人威廉·米切尔,在他的代表作《空中国防论》一书中写下的这句话,反映了这位伟大的战略家远见卓识、居安思危的崇高精神。他在和平时期潜心研究未来战争,考虑国防良策。从飞机这一新生事物中看到它们的发展前景,对过时的传统观念进行挑战,不畏艰险,并终身为之奋斗。  相似文献   
27.
闫志明  李文  杨莹 《国防科技》2018,39(3):005-009
快速响应发射是太空作战背景下实现快速进入、反击作战及重建太空信息支援作战能力的重要保障。立足未来太空作战需要,本文提出构建全域机动测控力量的设想。该测控力量以快速响应发射、应急航天搜救以及商业航天发射为目标,并具备全面对抗条件下全域范围内机动作战、独立遂行测控任务的能力。文章研究分析了测控力量作战编成,并对后续作战应用进行探讨,以完善现有测控力量体系、提升测控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28.
马翀 《国防科技》2018,39(2):097-102
航天力量是各主要军事强国重点投入建设的新型作战力量。本文以航天产业军民两用的天然技术属性作为切入点,从各主要军事强国商业、民用航天的规划建设中研判分析航天力量短期、中期、长期的建设节点,对航天力量走向战场需要突破的瓶颈进行思考,就航天力量建设问题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29.
任何国家都存在政党和政治组织如何领导和掌握军队的问题。实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是中国共产党95年苦难辉煌历史的一条基本经验,这既是中国近现代军事领导制度的重大变革,也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制度保证和力量支撑。  相似文献   
30.
抗美援朝战争中,面对当时世界上装备最现代化的敌人,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充分依靠祖国大后方的支援以及积极争取外援,在兵站运输、警卫、筑路、通信等工作中逐步编制了正规的勤务、保障部队,兵站力量的现代化、正规化程度迅速提高。同时,志愿军后勤政治部门在兵站线上因地制宜地开展政治工作,促进了兵站人员的革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