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针对高炮射击解提前点方法进行的研究,在图解法的基础上,运用解方程的思想,提出了精度更高的“系数调整法”、“图解逼近法”和“一元四次方程法”。较好地解决对匀速运动目标命中问题的求解,“图解逼近法”具有单方向收敛的优点。“一元四次方程法”可直接用消元法求解,不需循环。解法与迭代法比较,具有计算精度高、速度快,计算步骤、时间固定,在火控系统计算和修正等方面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2.
介绍了目前红外系统的目标跟踪方法;在目标跟踪时的数据关联阶段,提出了三级门限数据关联算法,根据门限级别所划分的疑似目标点位置,算法采用不同的数据关联策略。该算法能减少轨迹分叉时的计算量,能有效地检测出速度〈1像素/帧的运动点目标。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3.
在现有格型矢量量化(LVQ)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线谱对(LSP)参数进行精度预处理,使其数值更接近于格点从而减少量化失真。仿真实现了改进方法,并采用MELP算法中4级MSVQ方法作为对比。得到的结果表明,较之MSVQ,LVQ量化LSP参数的精度提升了约90%的同时,合成语音的谱失真(SD)降低了约2/3,客观评估得分和近似MOS分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04.
指纹细节点的提取对于指纹识别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文中在二值细化指纹图像的细节点提取算法基础上,对细节点提取范围进行了算法改进,用C++语言实现了一种限制提取范围的算法和一种去除伪细节点的算法。实验表明,改进算法提取细节点的速度和精度都有了明显改进,相对原始的未加限制和去除伪细节点的算法,文中算法耗时减少了约2/3,细节点有效性提升了约3/4。  相似文献   
105.
利用α-β跟踪滤波器的状态空间方程和离散传递函数之间的转换关系,将位置和速度的滤波及预报估计问题,转化为Z域内讨论根轨迹中零极点的分布问题,对目标平衡跟踪时滤波和估计参数变化规律给予了一种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6.
一种基于当前统计模型的模糊交互多模型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模糊交互多模型算法(FIMM)和基于当前统计模型(CS)的自适应滤波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当前统计模型的模糊交互多模型算法(CSFIMM)。该算法克服了模糊交互多模型算法精度较低和当前统计模型自适应滤波器方差调整有限的缺点。通过仿真,对所提出的算法和交互多模型(IMM)算法以及FIMM算法在估计精度和计算量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7.
对游标卡尺实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8.
一点多址微波系统在边海防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一点多址微波系统的概念和特点入手,论述了系统组成和各部分作用,并根据多年边海防通信实践,着重就应用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9.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空中目标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空中目标类型进行归类的基础上,建立了融合目标战术特征和物理特征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空中目标识别中的多项指标进行了综合聚集,在理想点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优化决策模型.实例验证该模型能有效地解决目标类型识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0.
现代国土防空近程点防御防空导弹,根据需求的发射纵深确定发射区远界,根据确定的发射区远界确定杀伤区远界.影响发射区远界和杀伤区远界的主要因素是火力单元的目标通道数和导弹的发射间隔.减少两发导弹间的发射时间间隔是减少对制导雷达作用距离和导弹射程需求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