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0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1965年2月美国决定对北越实行轰炸;同年3月,决定派出地面部队保护美军在越南的军事基地;7月之后美国派往越南的地面部队达到20多万。美国对越南战争逐渐升级,在越南战争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在这个重大失误决策过程中,约翰逊总统起了关键作用,他个人的人格缺陷和美国政府决策体制上的问题是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2.
郑国梁 《国防》2005,(8):25-26
1950年,借朝鲜战争爆发之机,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并抛出“台湾地位未定”的谬论,台湾问题从此成为中美两国关系之间最大的争议问题。随着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签署,“台湾地位未定”论已经寿终正寝。然而,“台独”势力却想借尸还魂,不仅恶意攻击抗日战争结束前明确台湾法律地位的国际文件《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说什么《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都是“没有正式法律效力的战时宣传文件”,《开罗宣言》在“本质上是新闻稿”,“事实上连一张新闻稿都不如”,企图否认《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性质和法律…  相似文献   
43.
声音     
《环球军事》2011,(2):5-5
“俄美签署新核裁军条约是2010年俄罗斯年度大事之一。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相当复杂的条件下推动美国参议院批准了这一重要文件,俄美两国未来数年的安全将以该文件为基础。虽然奥巴马政府失去了参议院的多数席位,但是希望美国社会与官方能够有足够的分寸与自制力,以继续美俄两国关系‘重启’的路线。”  相似文献   
44.
2010年11月19日,北约里斯本峰会就设立新的导弹防御系统达成了协议,并决定邀请俄罗斯参与欧洲导弹防御系统的构建。参加峰会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立即表示欢迎,声称俄罗斯可以参与欧洲导弹防御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45.
含章 《环球军事》2011,(20):56-57
2011年4月2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空军空战司令部司令威廉·弗雷泽三世,接替即将退休的邓肯·麦克纳布出任运输司令部司令。2011年8月2日,弗雷泽三世的提名案在参议院获得通过,成为运输司令部历史上的第10任司令,这不仅打破了该司令部司令一直由运输机飞行员等“非主流派”将领连任的历史。  相似文献   
46.
杨光 《环球军事》2011,(22):18-19
近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向中非地区派遣约100名特种部队官兵,展开“乌干达行动”。《非洲新闻》10月21日报道称,这将是近年来美国在该地区规模最大的军事部署行动,并引起了世界舆论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7.
杜昕  陈安刚 《当代海军》2006,(11):60-62
2006年10月7日,美国最新一艘核动力航母“乔治·布什”号(CVN 77)在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纽波特纽斯造船厂下水。美国现任总统小布什当天出席了以其父亲、第41任总统老布什姓名命名的航母下水仪式。“布什”号将是美国海军的第77艘航母,同时也是“尼米兹”级的第10艘,即最后一艘航母,将在经过所  相似文献   
48.
2013年1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提名前共和党籍参议员查克·哈格尔(ChuckHagel)出任下一届国防部长。在宣布提名的新闻发布会上,奥巴马称哈格尔是美国“国防力量亟需的带头",同时代表了美国政界亟需的跨党派合作精神。国防部长虽然不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但对美国这样一个长期与战争纠缠的国家来说却是个非常重要的职位。提名一经宣布,媒体、公众以及分析人士都对哈格尔的背景、经历和资格产生了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49.
面对巴基斯坦混乱和自毁长城式的战略,华盛顿方面没有多少选择余地,只能依赖对无人机攻击的审慎使用。巴基斯坦新任总理纳瓦兹·谢里夫的核心竞选纲领之一就是承诺对美国在巴基斯坦领土使用无人机进行控制。事实上,对比过去3年,美国今年在巴基斯坦境内发起无人机攻击的次数骤减。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年5月23日在美国国防大学发表演讲时明确表示,在美国寻求提升无人机项目透明度并在今后压缩攻击目标的同时,  相似文献   
50.
近日来,美军手执化武疑案,重兵集结地中海,兵临叙利亚家门口,双方剑拔弩张,大有战争一触即发之势。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宣称:“我们已调动相关资源就位,做好了立刻完成总统任务的准备。”面对美军的磨刀霍霍,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呼吁国民“拯救祖国”,并坚信“如果美国敢对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那么失败将一如之前的越战和伊拉克战争那样等着美国”。对于军迷朋友,大家更想知道的是:一旦战争爆发,究竟是美军的“矛”利,还是叙军的“盾”坚,二者碰撞的结果如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