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深化女兵征集工作改革,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女兵,是提高女兵征集质量,从根本上预防和纠治不正之风的重要举措。如何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确保女兵征集工作健康发展,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2.
程大欣  代红兵 《国防》2010,(10):61-62
征兵工作实行"一个主体、两个优先"的政策以来,大学生征集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军队建设改革的不断深入,征集大学生工作也暴露出许多困难和问题,如,对征集大学生认识不够,征集工作缺乏统筹,各种类型大学生征集方式交叉,待遇有别,不便操作;大学生入伍动机多元,依法服兵役的观念相对淡薄,与此相应的法规政策尚不完善,约束和激励作用不够明显;院校征兵机构建设滞后,征集工作基础薄弱等等,亟待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23.
11月份,为提高兵员征集质量,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人武部采取多种形式,在驻地高校应届毕业生中开展了征兵宣传工作,深入开展了爱国主义和国防知识教育,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参军入伍的热情。  相似文献   
124.
刘新泉  柳雷  闫春 《国防》2008,(4):57-57
兵员文化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军队建设质量。从近几年兵员征集的实践看,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兵员的文化素质。一、建议将应届大学毕业生作为征集对象的主体。国家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从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中征集新兵的通知》已实施五年多,但  相似文献   
125.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央军委征兵命令和相关文件精神,我们在总部、军区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推进征集对象主体调整这个重点,深入研究,整体筹划,在征兵工作改革上作了一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6.
谢秋云 《国防》2006,(3):59-6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征兵工作遇到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应征青年基数不大。新形势下,适龄青年参军的热情逐年下降,过去那种踊跃报名参军的火热景象很少见到,2005年湖北省不少地区适龄青年自觉报名应征率达不到10%。据了解,在应届高中毕业生中,70%以上通过各种途径上了大学,落榜的青年部分选择复读高中、部分选择外出打工经商(其中只有少数人回乡报名应征),就是在家待业,愿意报名应征的也不多。武汉市45所高校,经深入动员后,只有586人报名,政治、体检合格的仅几十人。出现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适…  相似文献   
127.
李贤水 《国防》2003,(7):54-55
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必将是陆、海、空、天、电“五位一体”的联合行动,具有突发性强、节奏快、持续时间短、物资消耗大等特点,仅靠部队系统的定向保障,难以满足作战部队对装备物资的需求。因此,应把征集军地通用装备物资作为一项战略措施予以重视。当前,应着力研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健全法规,完善制度,把征集军地通用装备物资纳入法制轨道  相似文献   
128.
孙吉臣  王树合 《国防》2003,(6):50-50
征集高文化素质兵员,是提高兵员质量,提升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是直接关系到部队现代化建设和能否“打得赢”的大问题。当前征集高文化素质兵员,客观上面临着不容乐观的形势:一是高校扩招的人数逐年递增,致使高文化适龄青年可征集基数逐年减少;二是优惠政策相对滞后,高文化适龄青年应征积极性有所降低;三是身体素质差异,高文化适龄青年淘汰率较  相似文献   
129.
130.
徐东权 《国防》2010,(3):34-35
近几年,我国在推进征集主体转变,改善兵员知识结构方面取得很大成绩。2009年冬季征兵,国家又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入伍的优惠政策,对调动高学历青年入伍积极性起到了明显作用,大学在校生、应届毕业生的参军热情空前高涨。但在征集高学历青年入伍的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