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根据闭式循环柴油机推进装置(CCDAIP)的废气处理要求,研究提出了旋转式二氧化碳吸收器的填料内径、外径、轴向高度的估算数学模型,并对用水吸收二氧化碳的吸收器填料设计尺寸进行了操作安全性校核.  相似文献   
82.
本文探讨了通用小型无人机系统作战效能的系统分析方法,根据各种作战任务的任务设备配置分析,采用专家团体决策和模糊数学方法进行了评估,并在其基础上建立了小型无人机系统的作战效能评估指数模型。  相似文献   
83.
闭式循环柴油机AIP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闭式循环柴油机AI P系统的工作原理、国外研制情况、海试结果以及与其他 AIP 系统的比较。  相似文献   
84.
针对目前海军作战兵力需求问题,建立了海军作战的物理模型,并提出了用动态综合作战能力指数筹划海战兵力需求的数学模型和算法,采用战例统计法和专家打分法计算出战斗力系数.并且以航空兵空中争夺为例进行了因素分析、参数选取、效能计算并得出了明确结论.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动态综合作战能力指数作为海战兵力需求指标是可行的;信息作战能力在现代海战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创新,无人机集群体系在未来战场将占据主导地位,分析研究相关的防御策略及拦截手段对我国无人技术创新和体系建设尤为重要.结合反集群作战任务需求,基于观察、判断、决策和行动(OO?DA)循环理论,建立对抗作战网络模型,并构建了反无人机集群作战能力指标体系.采用改进信息熵方法,提出一种高效准确的作战效能评估...  相似文献   
86.
空袭目标识别是防空作战指挥决策的关键环节,针对空袭目标特征繁杂容易造成模型拟合和识别精度不高这一问题,为提高空袭目标的识别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随机森林的空袭目标识别算法。该算法在第一层随机森林通过计算基尼指数变化量对特征进行重要性评估和优选,然后在第二层随机森林进行数据降维和目标识别,相较传统随机森林能够提高目标识别的准确率和稳定性。将该算法与传统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PNN神经网络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保证识别准确率的基础上同时具有较高的识别速度和识别稳定性。  相似文献   
87.
武器作战效能指数模型与量纲分析理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研究了度量武器作战效能的指数方法。在分析幂指数积模型和介绍量纲分析理论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了构造武器作战效能指数模型的一般方法 ,这种方法是幂指数积模型的深化和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幂指数积模型的优点、局限性及产生局限性的原因 ,进而介绍了量纲分析的概念及用量纲分析求出的无量纲数构造指数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
89.
鉴于锂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实时准确估计的重要性。针对大倍率脉冲放电工况下锂电池的强非线性和时变特性,训练了一个循环神经网络对锂电池SOC进行估算,该网络能够将电池管理系统测量所得的电压、电流、温度映射到SOC。基于某型号18Ah锂电池性能测试所获得的大倍率脉冲工况放电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得到三种温度下锂电池SOC估算结果的平均绝对值误差为1.92%,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0.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近年来获得了广泛关注,本文提出一种以基于火箭发动机和双燃烧室冲压发动机的多模态火箭-双燃烧室冲压组合循环发动机作为飞行器的动力系统,并进行了性能分析研究。该飞行器在海拔10 km左右高度以0.8马赫的速度投放,在重力和发动机推力的联合作用下,能够在海拔5~8 km处加速到2马赫;然后加速爬升进入临近空间,发动机工作在引射亚燃或者双燃烧室亚燃模态下。可以根据实际选择高推重比、较低推进剂比冲效率的引射亚燃模态,或是较低推重比、高推进剂比冲效率的双燃烧室亚燃模态。最终飞行器加速到6马赫(26 km),进入双燃室超燃模态。针对空中发射模式和地面发射模式进行了轨道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在加速爬升到6马赫(26 km)的过程中,空中发射模式相比较地面发射模式可以节省37%的推进剂;空中发射模式存在一个负的最优初始飞行角度使得剩余质量与初始质量的比值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