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81.
82.
情报监视与侦察,精确制导武器和指挥自动化系统,一再被美军参联会原副主席、海军上将欧文斯等新军事革命的倡导者们强调为“新军事技术革命”的三大主要技术。由此可见,监视与侦察是当代军事高技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在高技术战争中,至今仍然存在着许多战场侦察上的难题。如在山那边或附近的谷地里有多少敌军的坦克,在被炸毁的建筑物里是否潜伏有敌方的狙击手等,使用侦察卫星、有人或无人侦察机以及侦察兵等进行侦察都无济于事。因此,军事技术研究人员一直在进行不懈的努力,以研制出可以完成上述种种侦察任务的新型侦察设备。随着新材料技术和微机电技术的发展,现在这  相似文献   
83.
具有高柔顺性、低能耗、高功率等特点的微型软体机器人在管道检修、战场侦察等复杂环境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源与驱动器决定了微型软体机器人运动方式和运动性能。为使更多研究人员了解现有柔性驱动技术及其能量来源的研究进展,从物理能源驱动、化学能源驱动以及生物混合驱动三方面入手,总结了基于这三种能源的典型驱动方式并分析其优劣。对现有柔性驱动及其能源存在的不足与未来发展进行讨论与总结,可为后续软体机器人柔性驱动技术发展与性能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85.
为解决微型导弹所面临的扰动影响,同时充分继承工程经典线性频域设计方法,提出基于H_∞综合和等效输入扰动的扰动估计与抑制控制方法,应用于微型导弹纵向控制系统设计。该方法通过建立等效输入扰动系统解决非匹配扰动问题,采用H_∞优化将频域分析应用于扰动滤波器和复合控制器设计,以实现扰动估计与补偿,同时保证系统全局稳定性。通过时域及频域数值仿真,以及同扩张状态观测器控制方法和扰动观测器控制方法的拉偏对比分析充分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6.
为配合实验教学改革进程而自摄的教学录像片《有机化学微型实验》 ,内容涉及有机化学微型实验常用仪器 ,实验类型及操作要领。应用结果表明 ,借助录像片辅助教学 ,既能增加学生感性认识 ,规范学生基本操作 ,又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7.
针对微型旋翼飞行器在飞行时,因旋翼表面容易发生流动分离而造成升力损失的问题,开展了采用连续后缘襟翼(CTEF)来改变飞行器升力的技术研究。首先,开展了不同安装角下微型旋翼的推进性能研究,建立了微型旋翼模型,对其进行推进性能分析;然后,利用P (VDF-TrFE)材料制作CTEF,采用单向流固耦合的方法对使用CTEF的旋翼进行推进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后缘襟翼在电压驱动下可以实现有效偏转,偏转产生的等效安装角在12°左右,最高可将拉力提升40%;最后,基于PID控制器设计无人机高度控制系统,通过控制驱动电压,实现控制无人机高度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系统的响应时间在6 s左右,超调量在5%左右。研究表明,提出的基于P (VDFTrFE)材料的无人机高度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无人机高度通道的有效控制,证实了CTEF在旋翼飞行器控制方面的潜力。  相似文献   
88.
针对扑翼微型飞行器的弹性翼杆,通过其变形特征来识别其受载行为,建立扑翼载荷识别方法。以裸翼杆的往复拍动为对象,首先基于机器视觉测量法,根据翼杆形貌提取翼杆变形挠度,其次使用幂级数重构分布载荷和Tikhonov正则化方法求解惯性载荷,最后通过批量处理,得到翼杆运动过程中的惯性载荷分布。实验表明,翼杆的平均最大分布载荷为30 N·m-1,识别挠度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10-5,识别角位移曲线上所有幅值点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4.8%,识别周期没有偏差,识别的载荷在不同周期内的分布一致。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有望用于对带膜扑翼的气动力测试。  相似文献   
89.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剪尖扦插生产微型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茎尖脱毒技术生产无病毒种薯是生物技术在马铃薯上应用的成果。在温室或网室内利 用脱毒的试管苗作为苗源,扦插生产微型薯,繁殖速度快,单位面积产量高,易控制无侵染 ,可实现批量规模生产,满足生产需求。据报道,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成活率、单株结薯粒数 的影响不同。为此,我们运用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扦插苗进行生根处理。对比其成活率,生根 后的生长量以及结薯情况,以得到生根最快且又经济合理适用的生根剂,用于大量生产。又 由于温度条件是影响马铃薯块茎膨大的最主要因素,我们针对温度低苗源易老化不易生根, 且生根后无长势易…  相似文献   
90.
1.前言用脱毒试管苗结合无土栽培技术生产马铃薯微型薯在国内外许多地区已被普遍应用,在实际生产中,虽说此种方法不受季节和地理位置的限制,但如果选择扦插时期不符合马铃薯生态习性,就会出现植株徒长,不出匍匐茎或结薯少而小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按照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规律,参照周年各月逐旬的温度、湿度、日照时数等气候条件参数,选择生产马铃薯微型薯的适宜时期。通过两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不同季节生产微型薯的最适时期,以实现工厂化周年生产,形成程序化、规模化的工厂生产基地,达到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的目的,保证马铃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