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PMMA胶体晶体模板法制备有序大孔SiO2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自制的单分散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作为胶体模板,用正硅酸乙酯、水、乙醇、盐酸等配成溶胶,填充在微球间空隙,暴露在空气中24h凝胶、陈化.溶胶的配比为正硅酸乙酯∶水∶乙醇∶盐酸=6∶3∶4∶1(体积比).然后通过程序升温焙烧去掉单分散的(PMMA)微球,可得有序SiO2大孔材料.程序升温控制的条件是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到300℃,恒定5h,再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到550℃,恒定10h,再以10℃/min的降温速率降到室温.  相似文献   
212.
在磁荷偶极子理论基础上,对类V型微裂纹的泄漏磁场与微裂纹几何尺寸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微裂纹宽度、微裂纹深度与泄漏场法向分量的数理模型。实验证明该数学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为定量分析微裂纹信号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13.
1.简介 这份报告给出了关于传统的滑动导轨系统的一些实验结果,同时论及了机构的精密运动控制。 这些年来,诸如导轨、丝杠和其他驱动机构等机械部件的微动态特性,换句话说,就是在很小位移范围内的非线性传递特性。已成为精密机械工程研究的首要问题。超精密仪器、机床和半导体生产系统都对机械部件的控制精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精  相似文献   
214.
《国防》2005,(6):61-62
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纳米技术是指在0.1~100纳米尺度的空间内操纵原子或分子,实现从原子级尺寸开始完整地组装物质的技术。它也被称为“分子制造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门新兴技术。纳米技术涉及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学、纳米制造技术、纳米生物学、纳米显微学和纳米机械加工技术等领域,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技术。许多外国科学家认为:纳米技术正像20世纪70年代引起信息革命的微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一样,将创造人们想象不到的诸多奇迹,成为21世纪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因此,纳米技术一…  相似文献   
215.
涵道螺旋桨气动特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某涵道螺旋桨为研究对象,利用动量理论分析了孤立螺旋桨和涵道螺旋桨产生不同拉力的原因;同时利用SST k-ω湍流模型,采用三维Navier-Stokes方程,利用滑移网格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别计算了孤立螺旋桨与涵道螺旋桨的复杂流动,分析它们在不同转速下,拉力系数、功率系数和效率的差异。分析表明,加上涵道以后,有效抑制了螺旋桨桨尖涡,减少了能量损失。在相同转速下,总拉力系数增加23%,涵道螺旋桨的拉力系数与功率系数的比值比孤立螺旋桨的高出40%,效率显著提高,同时需用功率系数也略有增加,约0.05,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216.
依据微多普勒效应原理,构建了装甲车辆微动的雷达回波数学模型,推导了装甲车辆点目标的回波信号解析关系,并针对回波信号非平稳非线性的特点,利用最优核时频分布结合求时频脊的方法,仿真提取了装甲车辆微动线目标的回波微多普勒特征。仿真结果表明:线目标模型更能凸现、解析装甲车辆微动特征;采用的最优核时频分布结合求时频脊方法,具有比经典二次型分布更好的时频像,能较好地提取出微多普勒特征。最后,利用该方法分析了低信噪比下目标加速度、身管长度等参数对微多普勒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17.
建立了防抱制动系统的非线性、时变数学模型,实现了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在防抱制动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两种由递推最小二乘算法来计算最佳滑移率的估计方法:一种基于附着系数—滑移率曲线的数学模型,一种基于该曲线的形状。仿真结果表明了基于最佳滑移率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案在车辆防抱制动系统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