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6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首先探讨了反导作战中各类传感器资源的构成特点和功能划分,然后基于多智能体multy-agent system(MAS)的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了适应反导作战需求的传感器任务规划体系架构,既而深入分析了体系架构中各类agent的主要功能,最后给出了一个实体层传感器的任务规划流程和算法实例,为构建高效率、智能化的反导作战多传感器任务规划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82.
十月革命后,蒙古革命者很快组织起来,并派遣代表团秘密前往苏俄寻求援助。苏俄方面对于蒙古代表团的援助请求,经历了从谨慎应对到积极援助的过程。1920年10月恩琴白卫军进入外蒙古是苏俄态度转变的关键节点和重要原因。在苏俄的援助下,蒙古人民党游击队成立并不断发展壮大。1921年6月苏俄红军以追剿恩琴白卫军残部为由进入外蒙古,扶植蒙古人民党掌握政权并着手创建蒙古人民军正规部队。共产国际驻远东全权代表舒米亚茨基为组建蒙古人民军设计的蓝本被蒙古临时人民政府全盘接受并贯彻实施,至1921年9月,蒙古人民军正式组建起来。蒙古人民军的创建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外蒙古局势变化及其所引起的苏俄对外蒙古政策联动是关键因素,而这一事件也折射出当时苏俄对华乃至整个远东地区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583.
20世纪20年代,苏联已建立起相对完备的军事教育体系。为落实“东方革命”策略,共产国际、联共(布)积极参与培养中共军事干部,不仅接收中共人员赴苏联军校学习,还对非军事院校的中共留苏人员进行了军事培训。共产国际及驻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在推动这项事业的过程中成就卓著,大量留苏人员学成归国成为著名的军事指挥家、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教育家,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