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维和任务区情况复杂 ,尤其是经过多年战乱的国家和地区 ,爆炸犯罪类案件将直接威胁到维和民事警察的生命安全。爆炸犯罪破坏作用大、杀伤范围广、社会影响坏。因此 ,探讨爆炸犯罪的发生形式 ,提高防范意识 ,研究防止爆炸犯罪侵害的方法和手段 ,是当前维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2.
从影响英语听力学习中常见的三大障碍性因素 ,即语言关、背景知识关和心理关入手 ,阐述了它们三者之间互为依存的内在关系。从根本上揭示了听力是一项综合技能 ,既要从不同方面的小处着手 ,更要把英语听力的学习提高放在英语学习的整体框架中 ;听力技能既是对语言总体能力的补充 ,又是对其整体能力的反映。  相似文献   
43.
影响一个人军事作战心理变化的心理要素主要有认识、情感、意志、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性格、能力、气质)五个方面。高学历指战员与低学历指战员在心理素质方面有诸多不同,而心理素质的差异对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对高技术现代战争的胜负依然起着重要作用。对不同类型指战员的作战心理作一比较研究,以期找出其中的特点和规律,提高高学历指战员的整体素质乃至全军整体战斗力,已成为军事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4.
目前,在学习高科技知识过程中,一些后勤单位存在一些片面性。一是学习高技术只停留在看录像、听讲座上,不分层次,年年依旧;二是讲高新技术,看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录像片,介绍外军如何运用高新技术装备部队、指挥战争多,而介绍我军武器装备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如何应付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对策研究少,  相似文献   
45.
QI Zhiqiang  LV Rui 《国防科技》2018,39(1):081-085
近年来,随着智能移动终端和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上网变得十分便利。网民数量激增的同时,网络谣言层出不穷,给社会安全与稳定造成不良影响。文章从心理学角度深入分析助推网络谣言的原因,并基于心理规律提出网络谣言的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46.
《政工学刊》2010,(6):42-42
心理减压方法无奇不有,本文介绍几种不同国家流行的心理减压法。  相似文献   
47.
当前,部队训练工作已全面展开,随着训练强度的增加,压力也随之增大,个别官兵易产生紧张、烦躁等不良心理反应,进而出现行为偏激,甚至发生意想不到的问题。在积极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必须及时有效地开展好心理疏导工作。心理测试是开展心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把握住心理测试这一环节,心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更好。  相似文献   
48.
为扎实有效地做好当前部队“个别人”的教育转化工作,最近笔者对他们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八种不良心理:  相似文献   
49.
讲好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基层政治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功。经验表明,一堂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其基本要求应该是把基本道理讲清,把大道理讲实,把难道理讲懂,把歪道理驳倒,把思想疙瘩讲通;注意理论灌输与交流互动相结合,思想启发与典型引导相结合,心理疏导与知识启迪相结合,  相似文献   
50.
魏宏宽 《政工学刊》2010,(12):39-39
新颁布的《军队干休所工作条例》明确要求,要及时掌握老干部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和心理疏导工作,确保他们健康长寿、安享晚年。据调查了解,军队老干部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心理特点:(一)怀旧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