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篇
  免费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加强心理教育训练提高官兵心理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构成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加强军人心理教育训练,努力提高军人心理素质,必须下大力构建符合我军发展要求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心理教育训练测评体系、心理教育训练方法体系和与之相配套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2.
通过舆论传播平台传递信息,用以作用于受众的思想或心理,从而达到征服人心的目的,是舆论战的本质特征。利用宣传心理学的原理综合研究信息源、信息的性质和受众的特点这三个要素,是提升舆论战效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3.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前,疫情防控在社会层面采取了超常管控措施,引发民众产生一些诸如焦虑、恐惧、无助等负性情绪;同时,还导致了对特定人群的恐慌、社会群体心理距离加大、亲朋好友之间的心理隔阂等不良心态。心理教育工作需要客观认识和疏导当前人们出现的应激心理反应,教育和引导人们形成战胜疫情所需要的理性平和、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  相似文献   
124.
习主席在军委基层建设会议上强调,要提高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实践感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应当更加注重官兵的切身感受和心理反应,做到以人为本,充分释放教育的最大效能。一、要将真诚和信任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习主席反复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在一个‘真’字,要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要用信任的眼光、欣赏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基层官兵"。由此可见,真诚和信任是教育的根本和前提。一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滋养。  相似文献   
125.
周宓  王皓 《国防科技》2020,41(3):5-10
本文从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这三种心理过程的角度对2020年初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民众群体心理进行数据收集与初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疫情期间民众群体心理的管理建议与对策,具体包括:引导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正确群体认知、调节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消极群体情绪和控制可能引发次生危机的社会意志与行为倾向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6.
127.
随着从武汉地区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民的心都被这肆虐的传染病牵动了。宅在家里刷屏、关注攀升的病例数、恐慌城市村庄被封、焦虑公共交通停运、烦躁群体活动被禁……人们生理、心理和行为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在疫情时期,心理学上的"替代性创伤"需要高度警惕,加强防护。一、替代性创伤的成因替代性创伤简称VT,最初是指专业心理工作者,因为长期接触患者,受到了咨访关系的互动影响,而出现的类似病症的现象,即治疗者本人的心理也受到了创伤。  相似文献   
128.
QI Zhiqiang  LV Rui 《国防科技》2018,39(1):081-085
近年来,随着智能移动终端和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上网变得十分便利。网民数量激增的同时,网络谣言层出不穷,给社会安全与稳定造成不良影响。文章从心理学角度深入分析助推网络谣言的原因,并基于心理规律提出网络谣言的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9.
《政工学刊》2010,(6):42-42
心理减压方法无奇不有,本文介绍几种不同国家流行的心理减压法。  相似文献   
130.
当前,部队训练工作已全面展开,随着训练强度的增加,压力也随之增大,个别官兵易产生紧张、烦躁等不良心理反应,进而出现行为偏激,甚至发生意想不到的问题。在积极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必须及时有效地开展好心理疏导工作。心理测试是开展心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把握住心理测试这一环节,心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