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为了分析IGBT模块老化过程中电热参数的变化规律,对IGBT模块进行了功率循环加速老化试验,并基于单脉冲测试方法在加速老化试验进程中每间隔1 000次功率循环,测取一次IGBT的结温、集电极电流与饱和压降三维关系曲面、开关能耗、热阻抗以及瞬态热阻抗曲线。IGBT模块老化失效时,其饱和压降、开通能耗、关断能耗以及热阻较其初始值分别增大了3.92%、12.05%、18.87%和22.65%,试验结果表明随着IGBT模块功率循环次数的增多,相同工作条件下IGBT饱和压降的增幅逐渐加大,而饱和压降、结温和集电极电流三者间的内在关系没有明显变化;IGBT瞬态热阻抗曲线暂态部分几乎不变,稳态部分向上移动的幅度逐渐加大;测取的IGBT模块电热参数中饱和压降增幅最小,开关能耗增幅较大,模块热阻的增幅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2.
用VHDL编写的测频逻辑电路写入一片PLD中,与模拟扩展电路共同构成测频模块。精度高且速度快。  相似文献   
53.
54.
针对传统模块装药自由装填造成可燃药盒无效空间多、能量密度低的问题,提出将现有自由装填方式变为序列装填,采用2种不同粒径大小的发射药组合装填,通过优化序列装填布局方式提升装药量,从而达到提升火炮内弹道性能的设计方法。建立基于模块装药序列装填的数学模型,考虑可燃药盒尺寸约束,结合内弹道计算模型,通过改进的遗传算法求解最佳序列装填方式,实现内弹道性能的优化。以45倍口径155 mm火炮为算例,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5.
空间推进系统工作过程的模块化建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空间推进系统仿真模块(包括液体管道模块、三通模块、充填模块、推力室模块等)的数学模型.虽然采用的是集中参数方法,但同时考虑了液体的惯性、粘性和压缩性,所以本文建立的常微分方程组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供应系统工作过程的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56.
88C武器系统可以配置地(水面)对空导弹、大中口径的舰炮、电子战支援(ESM)/电子对抗CECM)设备,它能提供层次的和整体的防御现代海上威胁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防御水面战斗舰艇、飞机/直升机和掠海飞行的最致命的反舰导弹。  相似文献   
57.
文章认为,在地方经济动员力量中建立保障模块并进行科学的使用,是加强军事斗争经济准备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创新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的有益尝试;并就保障模块的涵义、类型功能,以及保障模块的抽组原则、方式、运怍程序和等级设定、质量标准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58.
知远 《现代军事》2010,(3):37-37
在美国海军官员宣布将为濒海战斗舰(LCS)配备三个可交换的任务模块一年多之话,其中的一个模块很明显要重新设计了。  相似文献   
59.
根据目前电磁超声的基本理论以及现有的激发方式,在EMAT基本模型基础上,应用新型开关电源IG—BT代替交流接触器优化激发电路系统,旨在提高电磁超声换能器的磁声转换效率,解决其灵敏度低以及热效应的不良影响等问题。通过实验对系统优化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表明优化后的系统不仅降低了能耗,而且提高了原有交流接触器作为开关时超声幅值和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60.
针对某型机载吊舱故障频发,可靠性低以及传统可靠性试验周期长、费用高的问题,采用了可靠性强化试验对某型机载吊舱关键模块进行试验研究。阐述了可靠性强化试验的技术、方法和试验过程,给出了强化试验的应力剖面和试验结果。通过强化试验,迅速激发了产品的潜在故障,通过对测试结果初步分析得出了故障原因,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并且缩短了试验时间,减少了试验费用,验证了可靠性强化试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