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张磊 《政工学刊》2011,(4):58-59
众所周知,心理战是以人的心理为目标,以信息媒介为武器,运用多种手段对人的心理施加刺激和影响,造成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心理态势,达到分化瓦解敌人、巩固己方阵线、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或不战而胜的特殊作战样式。  相似文献   
172.
C4ISR通信分系统信息优势评估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战术互联网信息优势评估指标确定和量化是其效能评估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针对战术互联网提供战场态势感知,获取信息优势的重要特征,在分析信息优势定义的基础上,给出了信息优势的数学描述和评估指标的定义。同时结合战术互联网的具体业务需求,深入分析了基于态势感知信息传输的完整性、精确性和网络传输时效性的信息优势评估指标,根据所确定的指标,给出了战术互联网信息优势基本的定量描述方法。  相似文献   
173.
时空数据是同时具有时间、空间和专题属性的三维数据。近年来,时空大数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时空大数据也开始逐渐应用于战场态势感知,辅助联合作战指挥决策,推动了智能化战争的快速演进。本文基于未来战场对一体化联合作战战场态势感知的新要求,从用于支撑战场态势感知的时空大数据平台构建、时空大数据来源拓展和平台的优化利用等三个层次,探讨了打造军事作战资源“一张图”以支撑一体化联合作战战场态势感知的可行性;同时,对时空数据结构、数据平台和数据分析计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重点布局。研究成果可对解决“参战力量在哪里,可配合的友邻力量有哪些,能使用的军事资源有什么”等问题和提升基于时空大数据技术的联合作战、全域作战能力提供技术及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4.
针对人与远程无人设备协同精准配合的迫切需求,以机器人操作系统为基础构建了一种人机共融的远程态势感知系统,并开展了实验与分析。该系统以视觉定位技术为基础,以人机感知共融为切入点,通过实时三维场景重建技术与场景一致性融合方法,将无人设备探测到的环境及目标信息进行三维重构,并通过增强现实设备进行显示,与人的视觉信息进行一致性融合,实现无GPS条件下远程无人设备与人所佩戴的增强现实设备之间的协同定位。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近距离时具有较好的人机协同定位准确度,定位精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所构建的系统使无人设备成为人眼的延伸,在不干扰人员正常行动的情况下实现了穿障碍、跨视距的感知能力,在未来信息化作战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5.
针对传统聚类算法对流形分布数据聚类效果差,且实时性不高的缺点,提出改进基于cell的密度聚类(Cell-Based density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 CBSCAN)算法解决实时空战目标分群问题。通过分析空战态势参数,建立了空战目标分群通用模型,将目标分群转化为聚类问题。通过改进CBSCAN算法的簇类扩展方式,建立基于改进CBSCAN算法的目标分群模型。通过仿真实验,对比分析了K-means、最大期望算法、密度峰值算法、密度聚类算法、CBSCAN算法和改进CBSCAN算法在30种作战态势下的分群准确性和实时性,结果表明:改进CBSCAN算法可以在编队数目未知和目标流形分布的条件下,对多目标编队进行正确分群,且实时性较原始算法提高约30%,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6.
未来战争是人机环系统融合的战争。它不仅仅是智能化战争,更是智慧化战争。未来的战争不但要打破形式化的数学计算,还要打破传统思维的逻辑计算,是一种结合人、机和环境各方优势互补的新型计算-算计博弈系统。本文以智能化战争为背景,探讨了深度态势感知的概念、内涵与模型;介绍了未来战争中深度态势感知模型发挥的作用,即深度态势感知解决了人工智能中的可解释性、学习及常识三个重要瓶颈;最后,介绍了深度态势感知在未来战争中面临的挑战,包括人机环境系统融合问题、战场中的不确定性以及智慧化协同作战的实现。鉴于人机融合智能机制、机理破解以及有效的协同方式将成为影响未来战争的关键因素,深度研究态势感知对预测未来战争走向具备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7.
态势估计中统计时间推理在许多应用中非常重要。Kirilov的基于极大似然估计(MaximumLikelihoodEstimation,MLE)的推理方法将未知时间变量看作常数,忽略了它的先验信息,估计方差较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建立了已知时间信息和未知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这一模型可用来解释Kirilov的方法;然后在这一模型下,将未知时间变量扩展为随机变量,采用基于最大后验概率估计(MaximumaPos-terioriEstimation,MAP)的方法进行统计时间推理。对两种推理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发现在较宽的范围内,基于MAP的方法性能优于基于MLE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8.
战场电磁环境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电磁空间的信息争夺是敌我双方争夺"信息优势"的主要战场。战场电磁环境的透明化及其作战研究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从作战指挥需要出发,提出了战场电磁环境可视化系统的设计原则及应满足的具体要求,列举了实现电磁环境可视化的几个基本要素,最后,对电磁环境可视化的技术实现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79.
随着战争形态的多样化和范围的越来越广,战场态势呈现信息量大、复杂性、无规则性、多变性。针对现有的发布/订阅系统不能支持复杂结构的态势来进行事件发布和订阅的语义匹配,提出了基于语义发布订阅系统的战场态势实时分发技术。采用本体描述战场态势的概念模型,采用RDF图表示需求方订阅条件,基于该战场态势本体设计高效的发布订阅匹配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支持复杂战场态势实时分发和具有较高的订阅匹配效率。  相似文献   
180.
信息融合系统中的态势预测技术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态势预测主要解决态势间断后如何更新态势以及态势推断问题。根据战场上兵力都是按一定的规则部署和聚集的特点 ,采用群技术将整个战场态势划分成多个态势元素 ,同时结合模板技术和军事专家建议 ,利用战争前和战争期间所获得的各类信息 ,对战场态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