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609篇
  2013年   610篇
  2012年   600篇
  2011年   559篇
  2010年   491篇
  2009年   493篇
  2008年   583篇
  2007年   590篇
  2006年   499篇
  2005年   692篇
  2004年   584篇
  2003年   478篇
  2002年   423篇
  2001年   438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根据国际,国内最新资料,发表了对国际推荐的紧急防护行动通用干预水平的理解,论述了应急计划了干预水平的确定及其在紧急防护行动决策中的应用等问题,提出了并讨论了建立要操作性干预水平的必要性及存在的困难,简单介绍了芬兰建立可操作性干预水平的实例。  相似文献   
22.
23.
24.
党的“十五大”旗帜鲜明地回答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在理论上有许多新的突破。军队院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以“十五大”报告精神为主线,抓住所开课程的关键点,讲好、讲透、讲清、讲明、讲信、讲活、讲准、讲懂理论上的新突破,以不断完善有军校特色的政治理论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5.
本文扼要介绍了光电对抗技术在海湾战争中的地位,重点分析了多国部队参战的各种光电对抗武器装备的型号、性能和应用特点,最后提出了作者的对策研究意见。  相似文献   
26.
“诗的前途和繁荣基础在民主政治的巩固上,民主政治的溃败是诗的无望与衰退”(艾青《诗论》。纵观中国新诗近80年的发展,随着社会生活的变更,在经历了二、三十年代的辉煌之后,新诗的脚步尚未在疾奔中协调节奏,中国现代社会政治的“左”倾风暴不期而至,持久且无法扼制,新诗的高贵品质和绚烂的美丽转瞬消失在“大一统”的政体中。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研究发展较快,改变了教育思想长期封闭僵化的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可喜的转折.为建立一整套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开辟了道路。但也必须清楚地看到,目前教育思想讨论还停留在浅层次.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的许多问题未能得到彻底解决,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8.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并提出要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要素,也是上好思想政治课不可或缺的资源,因此,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活动载体、文化载体以及传播载体的创新性运用,促进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  相似文献   
29.
栾闯 《中国军转民》2023,(18):116-117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高校范围内,通过网络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增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拓宽其影响力以及提高其实效性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宣传引领功能、教育引导功能、答疑解惑功能、文化育人功能。拓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才能发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更好地完成新时代高校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使命任务。  相似文献   
30.
史宁 《中国军转民》2023,(23):90-92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转型发展新时期,在这一时期,人才结构更加复杂,人才的思想观念也更加多元化。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不管是其意识形态还是政治观点等方面,存在着更加明显的多元化特征[1]。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建设工作,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高校的高知识群体是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将直接决定着高层次人才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是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的核心和关键内容。如果高校能够有效发挥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作用,引导高知识群体凝心聚力谋发展,增强其对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归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复兴大任便有了更加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