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刘丰 《政工学刊》2011,(7):48-48
创新是国家、民族和军队成长壮大的源泉,也是我们发展进步的动力。强化创新思维,增强创新素质,推进工作创新,机关干部应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502.
李德彪  王栋  刘群峰 《国防》2007,(2):70-70
从前,英国剑桥有一个专门做马匹生意的商人名叫霍布森,很会做广告,在卖马时就承诺:"买或是租我的马,只要给一个低廉的价格,可以随意选."但他又附加了一个条件:只允许挑选能牵出马厩的马.其实这是一个圈套.他在马厩上只留一个小门,大马、肥马、好马根本就出不去,只能出去小马、瘦马、病马.大家挑来挑去,自以为完成了满意的挑选,其实结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503.
针对阿基米德"球与圆柱"的面积和体积的有关命题,充分运用发散思维进行积分巧解,不仅采用了定积分、曲线积分、曲面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等积分手段进行"一题多解",而且利用了各种积分之间联系公式进行"一题多变",增强了积分求解的灵活性,是整体教学法的绝好案例。  相似文献   
504.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重要。纵观科学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科学进步的历程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因而学会提出问题对创造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一、敢于提出问题当代英国著名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曾强调指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  相似文献   
505.
语文课程是一门集语言能力、文化修养、思维品质、心理素质、智慧灵气和人格道德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他除了培养学生语言文字根底的基本功外,还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语文教师要力求从关注生命的高度,把课堂构建成生命活动展示场和生命对话场,把课堂  相似文献   
506.
数学思维策略的选择和运用对于数学问题解决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实例介绍了数学问题解决中常用的几种创造性思维策略:逆向思维策略、发散思维策略、直觉思维策略、转化思维策略和联想类比策略。最后强调指出我们不仅要学生掌握这些思维策略,更重要的是要要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常有意识地去加以运用,尤其是创造性的运用。这不仅有助于今天的数学学习,更有助于学生将来的发明和创造。  相似文献   
507.
在与斗争哲学的比较中把握和谐思维的本质和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深刻认识坚持和谐思维的重要意义,需要在与斗争哲学的比较中把握其本质和特征。和谐思维是对斗争哲学的扬弃,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创新、丰富和发展,是辩证思维在当代发展的最新形式。承认世界在本质上是和谐的,和谐发展是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和谐思维的世界观基础;全面谋求我国全体人民的各种利益和人类的利益,是和谐思维的价值观基础;努力创造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是和谐思维的方法论诉求。今天,必须大力提倡和坚持和谐思维,摒弃斗争哲学。  相似文献   
508.
作文水平是体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主要标志,作文教学的现状如何呢?一方面教学效率低,质量上不去;另一方面作文成为学生的"包袱",学生写作能力较差,水平较低.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的原因是学生思路狭窄,思维僵化,视作文为畏途.可以这么说,"思路狭窄,思维僵化"已成为制约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瓶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以为在作文教学中只要紧紧抓住激"活"学生思维这把钥匙,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训练,就能开启学生文思泉涌之门,学生作文水平就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