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脏弹”是利用炸药爆炸或特殊手段,将放射性物质散布到环境中的装置。虽然“脏弹”不像核武器那样具有毁灭性,但其所散布的放射性颗粒同样能造成巨大的危害。目前,恐怖分子使用“脏弹”进行恐怖袭击的可能性逐渐增大。一、恐怖分子对恐怖活动暴烈性的追求是产生“脏弹”恐怖袭击的根源为达到更大的影响力,恐怖分子不断寻求危害更大的袭击方式。“脏弹”爆炸后产生的巨大危害吸引恐怖分子实施此类袭击。(一)恐怖分子对恐怖活动暴烈性的追求促使其寻求危害更大的袭击方式恐怖活动是恐怖组织为达成其政治或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暴力活动,其目的是…  相似文献   
72.
综述了国内外放射性沾染清除技术的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几种去污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放射性沾染清除技术今后开发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73.
王连成  刘华秋 《国防》2005,(6):63-65
2005年3月18日,美国国防部公布了《国防战略》报告。该报告由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作序,共分三个部分:“21世纪美国的安全”、“21世纪的国防战略”和“所需能力及特征”。《国防战略》通过分析当前美国面临的国家安全环境,提出21世纪美国国防战略的四个目标(保障美国免遭直接攻击、确保战略进入和保证在全球的行动自由、加强联盟与伙伴关系、营造有利的安全环境)和实现战略目标的四个手段(使盟国和友邦放心、劝阻潜在的敌人、慑止侵略并对抗胁迫、击败对手)。《国防战略》是对布什政府第一任期国防政策的反思和总结,也是对未来国防力量建设…  相似文献   
74.
梁钢 《当代海军》2001,(10):23-23
2000年10月12日下午,一声巨响震撼了也门的亚丁港,又一次被美国人定性为恐怖袭击的炸弹攻击事件发生了。比以往被袭军舰更为先进的“科尔”号导弹驱逐舰,成了继“斯塔克”号和“塞缪尔·罗伯茨”号之后美国海军在海湾水域的第三个“倒霉蛋儿”,这里不妨回顾一下。2000年6月21日就离开其母港弗吉尼亚州诺福  相似文献   
75.
76.
巴人  范梅 《云南国防》2001,(6):23-23
塔利班军事“软件”先天不足。10万名武装人员虽然名义上是在塔利班的领导下,但实际上却分属大大小小的100多个派别,以至于塔利班武装力量迄今为止还没有像样的军事指挥中心、军事通讯枢纽,甚至没有统一的军装和正规的编制,而塔利班真正能直接掌握的核心武装力量大约在3万人左右。  相似文献   
77.
不久前,发生在美国纽约、华盛顿的“9·11”恐怖事件,其规模之巨大、策划之严密、手段之奇特、造成损失之惨重,都是史无前例的,美国本土遭受如此严重的打击,在它建国以来还是第一次。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68年到1985年,在72个国家里的美国人和美国的设施遭到过恐怖袭击,美国的外交官遭袭击和暗杀者已达300多人,其中包括至少20名大使。近年来,有将近40%的国际性恐怖活动是针对美国人的。恐怖主义为什么要把主要矛头对准美国呢?原因很多,其中主要的有:  相似文献   
78.
寒丁 《当代海军》2000,(9):27-28
今年6月7日,内战正酣的斯里兰卡又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斯工业发展部长在参加斯里兰卡“战争英雄日”活动中,遭到恐怖分子的自杀性爆炸袭击,造成80余人伤亡。观察家们认为,此事应为泰米尔猛虎组织中的暗杀队伍“黑虎队”所为。当日,泰国报纸也披露,在泰南部的普吉岛的一处私营船坞里,  相似文献   
79.
2008年11月26日21时30分,印度最重要的商业城市和港口孟买,爆发了一场持续时间长达62小时的恐怖袭击。包括火车站、医院在内的10处地点遭遇了连环爆炸和恐怖分子的持枪袭击。而恐怖分子随后在孟买泰姬陵酒店(又译泰姬马哈酒店)等地标性建筑发动的劫持人质,与军警对峙等行动则造成了更为严重的伤亡。此次恐怖袭击造成175人死亡,250人受伤。  相似文献   
80.
近年来,恐怖分子热衷于使用液体炸弹实施袭击,利用其制造简易、携带隐蔽、识别困难、现场配用等特点,逃避安全检查。液体炸药的有效识别和探测,成为各国安全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