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31.
432.
433.
针对二维弹道修正弹固定舵控制回路易受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单向辅助面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通过对传统滑模进行结构上的改进,增强了滑模控制方法的鲁棒性。可以不借助高阶滑模和边界层滑模的去抖振思想,仅依靠不连续趋近率来保证控制器的无抖振输出,从而实现无抖振的滑模控制。基于该方法设计了二维弹道修正弹姿态控制器,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其抗干扰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434.
航空深弹在现代反潜战中的作用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空深弹是航空反潜武器序列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曾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立下赫赫战功,是一种有效的反潜武器。本文从航空深弹的作用和现状出发,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35.
在已建立的应力波传播模型和研究弹、板间作用力所获结果的基础上,为分析复合板应力的变化,对复合板弹板碰撞承受的应力进行了简化处理,根据应力波传播特性,确定了复合板内能量集中区域,研究了应力波在复合板巾的传播和能耗,并讨论了应力波对陶瓷的作用。通过近似计算,发现烧蚀消耗的弹丸动能较大,在复合板中,Al板的塑性变形吸收了19%的弹丸动能。  相似文献   
436.
信息化条件下,炮兵火力打击的强度对炮兵火力打击效果的影响呈指数函数递增,集中火力依然是炮兵战斗的首要原则,也是提高火力打击效果的首要手段,炮兵火力打击的速度与强度结合创造决定性效果.分析了信息化条件下单炮多发同时弹着的目的和用途,给出了实现多发同时弹着的约束条件,讨论了弹道计算模型和同时弹着方案的确定方法,并以某155mm自行火炮为例进行了多发同时弹着的计算与分析,论证了单炮实施多发同时弹着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37.
为了在弹道末段对弹道偏差实施修正,建立了脉冲控制力下的六自由度弹道模型,研究了单个脉冲修正能力的快速估算方法,并由落点弹道偏差量确定脉冲方向角和点火数,由此提出一种较为精确的修正方法。利用上述模型和算法,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脉冲控制可有效地修正弹道偏差,对算例中给定的目标偏差量,纵向修正误差约为10%,侧向修正误差约为5%。  相似文献   
438.
本文通过对猎枪弹射击后坐力大产生原因及其危害的分析,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一系列预防控制措施。通过大量试验和用户试用表明,所采取的措施可行,且能较好地降低射击后坐力较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439.
根据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灵敏度分析法,在了解末敏弹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影响末敏弹系统效能的多层群决策因素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模型与处理方法,找出了这些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优先水平及单调性,为末敏弹系统效能的提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40.
悬浮式深弹拦截线导+声自导鱼雷作战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面舰艇如何使用悬浮式深弹拦截线导+声自导鱼雷是舰艇防御鱼雷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利用模糊数学知识将鱼雷报警距离分为近、中、远三个模糊区域,建立鱼雷报警距离隶属函数关系,预估鱼雷目标航向、航速等运动要素,最后建立了舰艇使用悬浮式深弹拦截线导+声自导鱼雷策略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法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出了悬浮式深弹在不同参数条件下拦截线导+声自导鱼雷的概率。结果表明:舰艇进行规避机动其拦截概率可达32%~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