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豫夫 《环球军事》2012,(16):50-52
“世界华人保钓联盟”黄锡麟等人7月4日搭乘渔船进入钓鱼岛海域,台湾“海巡署”成功阻挡日本海上保安厅人员登船要求并护送保钓船顺利返航。期间,一艘“海巡署”巡逻艇与日本巡逻船发生碰撞,不过无人受伤。作为台军后备兵力的“海巡署”,在这次成功护航行动背后的真实战力如何?  相似文献   
82.
里程碑节点审查是美军装备采办过程中的核心控制手段。选取美军在该领域应用的最具代表性的项目成功可能性评审方法(Probability of Program Success,POPS)和项目支持评审方法(Program Support Review,PSR),围绕任务目标归纳出方法的主要思路,从程序步骤、评审内容框架等方面深入探究方法的特点,并从应用条件、使用范围、优点和局限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启示建议,为优化我军节点审查方法、提升装备采购过程管控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3.
目前,计划入驻兵团乌鲁木齐工业园区的企业已有近60家,预计投资总额达140亿元,这些企业将拉动农十二师经济新一轮增长。  相似文献   
84.
战友们,测测你的嫉妒心有多重吧,请对以下14道题进行如实回答,选择"是"或者"否"。1.我经常将自己和别人比较。2.我觉得别人的成就、才干、长相没什么了不起的。3.当别人遭受挫折时,我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感觉。4.别人的成功会让我想起自己的不幸。  相似文献   
85.
谢健军 《当代海军》2001,(11):37-39
两栖作战部队将是美军应付未来全球危机的重要力量:“由舰到目标机动”和“由海向陆作战机动”,把理论和速度、机动性、火力支援、通信及导航等领域的技术进步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是美海军关于未来近海两栖作战的革命性概念,海面将作为根据作战时间和地点对指挥官的要求,进行远距离“超地平线”投送作战力量的机动空间从根本上说,这是美军技术优势的产物,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精确制导武器.快速发现、识别并利用对方的弱点。  相似文献   
86.
远程火箭炮武器系统是我陆军实现远程火力压制的“撒手锏”装备,其保障效能能否充分发挥直接影响战役进程.针对传统效能评估方法存在的不足,从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成功性两方面进行分析,在建立训练或作战任务模型、功能组成模型、维修任务模型、维修保障系统模型和保障效能评估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虚拟样机、失效试验与实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自然故障过程进行仿真,基于Monte-Carlo方法对战场损伤过程进行仿真,开发了远程火箭炮武器系统仿真评估系统,通过灵敏度分析,指出了平时和战时维修保障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87.
初级中子源组件用于核电站首炉堆芯启动点火。它对于反应堆启动的安全可控起着重要作用。过去,中国广东核电运营有限公司所属核电站初级中子源组件安装一直是由法国Areva NP公司完全承担。制造并安装初级中子源组件,对于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来说,这是一个新产品。在公司班子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及准备,通过与中国同位素有限公司的密切合作,在其强有力的专业化技术支撑下,双方同心协力,设计开发、加工完成了整套设备工装,  相似文献   
88.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武器和高新技术武器研制生产基地、国家重大专项承担单位,以“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为核心价值观,积极贯彻国家“军民结合”、“寓军干民”的战略方针,在确保完成国防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扩展军工技术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89.
《中国军转民》2010,(10):80-80
8月24日15时1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90.
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目前顺利完成了首台12V32/40柴油机交货试验.标志着该型柴油机研制取得成功。该型柴油机是陕柴重工于2004年从德国MANB&W公司引进的四个系列柴油机中的一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