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353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362篇
  2010年   406篇
  2009年   367篇
  2008年   465篇
  2007年   368篇
  2006年   354篇
  2005年   422篇
  2004年   336篇
  2003年   372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1.
张黎鸿 《国防》2011,(1):39-42
将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作为战斗力的基本形态,是胡主席深刻洞察新军事变革发展大势提出的重要论断。国防动员系统是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基本构成要素,应坚持使命牵引、把住根本方向、找准角色定位、推进转型发展,着力在把握要求、科学筹划、积极作为上下工夫,努力促进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动员能力的快速生成。  相似文献   
912.
谢海坤  吴学东 《国防》2011,(1):60-62
信息化战争对时间与空间概念的全新注释,使交通运输由后方勤务上升为核心军事能力;对力量与能量转换关系的重新定义,要求军事交通运输由专业保障上升为与作战系统集成的军民融合式体系保障。由此,军事交通运输体系保障能力建设要以"集成"为抓手、"融合"为基础,注重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13.
征兵工作实行"一个主体、两个优先"的政策,对于满足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改善我军兵员素质结构、拓展部队骨干来源、提升部队战斗力具有重大意义。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  相似文献   
914.
郭耀辉 《国防》2011,(6):42-43
新形势下,预备役部队担负着反恐、维稳、处突、救灾、维权、维和等六大非战争军事任务。因此,努力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是预备役部队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15.
基于信息系统后勤体系动员支前保障能力建设,要按照"关键项目优先安排、难点问题优先攻关、核心任务优先落实"的要求,坚持军民融合,注重质量效益,抓好关键环节,建好主导工程,扎实打牢后勤动员支前保障能力生成基础。  相似文献   
916.
周跃程 《华北民兵》2011,(10):57-57
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是新时期我军职能使命的新拓展。从近年来部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实际看,多样化军事任务突发性强、专业门类多、任务复杂艰险、官兵心理压力大。基层党组织是部队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要确保任务圆满完成,必须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为部队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高效的组织指挥和强劲的骨干支撑。  相似文献   
917.
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国家发展战略和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队传统任务的延伸和扩展。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性、多变性,以及我们肩负历史使命的紧迫性、重要性,要求民兵和预备役部队能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供强大力量支撑和保证。一、预有准备,快速反应。这是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前提。非战争军事行动具有意外突发、预警时间短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必须做到预  相似文献   
918.
近年来,警卫部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正确看待警卫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有助于警卫部队信息化建设发展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919.
信息化建设高级管理人才是高层次的信息化人才,在以信息为主导的战斗力生成中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必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特点规律,着力构建促进此方面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920.
院校教育向任职教育转型,迫切要求开展基于信息系统想定作业教学.当前需要针对其制约因素,以部队需求为牵引,研发与部队作战训练相一致的信息系统平台,整合师资力量形成专业教学团队,加强信息化训练条件建设,整体推进相关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