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309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346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311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41.
未来战争条件下财务保障具有快速反应要求高、经费保障难度大、供应标准把握难的特点,做好这一工作必须增强财务伴随保障反应能力,简化核算办法,灵活运用保障方式。  相似文献   
942.
君威 《军事史林》2010,(12):18-2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8军是由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冀南军区部分部队、解放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和桐柏军区部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943.
战斗精神,通常是指战争精神力量在军人身上的集中体现,它是由军人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作战意志和心理素质浓缩深化的一种无形的战争力量,是直接支配军人行为和作战表现的一种精神力量,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古往今来世界各国军队普遍重视战斗精神的培养,美军在此方面做得比较成功。  相似文献   
944.
徐金才 《国防》2010,(1):21-23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科学有序地推进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我们需要站在战略高度和时代发展的前沿,充分认清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建设内容与方法,准确把握建设特点规律和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45.
魏大林 《国防》2010,(1):58-59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事冲突正从重点摧毁物理武器目标转向非物理的信息目标,从战时公开打击“有形”军事设施转向平时秘密攻击“无形”的信息设施;网络技术性能越先进,信息安全问题就越突出。近年来,武警部队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安全建设都取得了重大成效,为部队建设起到了“提速、提力、提效”的作用,已成为部队创新发展的主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946.
远交近攻,典出于《战国策·秦策》,也见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范雎入秦后,向秦王献策: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谬乎?秦王采纳了  相似文献   
947.
杨静  付宏宇  张清勇 《国防》2010,(4):17-18
国防动员系统作为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重要力量,必须着眼新的职能使命需要和建设现状,紧密结合抗震救灾、维稳反恐、防汛抢险等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实际,大胆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提高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948.
黄思潮 《国防》2010,(6):39-41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强调指出:要把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放在军队现代化和军事斗争准备全局中加以科学筹划和实施,努力使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军队职能使命的拓展,其非战争军事行动越来越频繁。  相似文献   
949.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重大战略思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和时代发展的前沿,充分认识后备力量在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紧贴担负的使命任务,科学统筹和推进后备力量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50.
刘卫平 《国防》2010,(6):61-62
人防专业队伍是消除城市空袭后果的主力军,对于提高城市整体防护能力,迅速恢复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为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必须从未来战争防灾、抢险、救助、稳定的实际需求出发,调整工作思路,更新建设观念,大力加强和改进人防专业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