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68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302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商庆平 《国防》2003,(8):17-18
我国抗击非典型肺炎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一场人民战争的胜利。胜利昭示着人民的力量,锤炼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激发了全民对国家安全的责任心和自信心。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病魔,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举国上  相似文献   
942.
王宗明  曾祥雕 《国防》2003,(10):41-42
未来我们面临的战争将是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因此,预备役部队建设必须着眼于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求。 一、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预备役部队动员指挥的复杂性,要求预备役部队必须实行高度集中的动员领导,提高动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3.
944.
945.
文章界定了国家财政的战争承受力,分析了国家财政实力与财政承受力的关系,进行了战时国家财政支出的可替代性分析,提出了认识国家财政战争承受能力的思路。  相似文献   
946.
高鹏 《军事历史》2003,(4):64-68
综观2003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全过程,美伊双方战略威慑与反威慑行动,早在战争还未打响之前即已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心理等层面全方位、不间断、深入地展开,并贯穿战争的始终。深入研究美伊双方战略威慑的特点和规律,对于未来军事斗争准备中实施战略威慑与反威慑行动,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美方实施战略威慑的主要特点此次战争中,美方在战略威慑方面承袭以往战争的一些做法的同时,又体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对整个战局的演变产生深刻影响:(一)大兵云集海湾、造成非战不可之势。自2002年11月联合国通过对伊拉克武器核查决议以来,美国…  相似文献   
947.
薛奇 《军事历史》2003,(4):72-73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朝鲜内战)从三八线地区爆发,美国立即进行武装干涉,使本来是内战的朝鲜战争演变成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中国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也被迫以志愿军名义参加了这场战争。整个朝鲜战争历时三年零一个月,于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朝鲜战争又在三八线地区结束。为什么朝鲜战争起于三八线又止于三八线?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了解三八线的由来。三八线原本是地图上的一条纬度线,北纬38度线恰好横穿朝鲜半岛中央。朝鲜于公元7世纪就是一个统一的国家。1910年被日本殖民者吞并,直到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  相似文献   
948.
快速动员是为适应战争需要,应对突发事件,在规定的时限内迅速、高效地统一组织和调整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一系列活动。在和平时期,预先制定多种战争动员计划和预案,快速、协调、有针对性地搞好现代条件下的战争动员准备与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9.
陈辉 《华北民兵》2003,(6):54-55
伊拉克战争是美军新武器的试验场,更是新战法的试验场。美军的战法新在哪里?我国军事专家做了归纳分析。了解美军新战法,对于掌握21世纪世界新军事革命的走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0.
刘森山 《国防》2003,(6):6-8
所谓技术转型期,是指对于人类进步具有主导作用的某类技术向另一类更为先进技术转换的过渡时期。历史经验证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转换,对于提高国防建设的质量具有最深刻、最广泛的影响。因此,如何认识和对待技术转型期的国防建设,不仅关系国家在新的技术转型期及其相应战略格局中的政治地位,还关乎国家的生存与安全,对此必须加以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