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0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649篇
  2013年   646篇
  2012年   602篇
  2011年   674篇
  2010年   696篇
  2009年   685篇
  2008年   778篇
  2007年   654篇
  2006年   605篇
  2005年   580篇
  2004年   406篇
  2003年   521篇
  2002年   463篇
  2001年   379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随着核化威胁形势,我军作战保障理论及防化装备的变化,发展,我军的防化军事理论也在不断地创新,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即,确立了存在核化威胁的新的形势判断;基本形成了“坚持两个方面,搞地四个服务”的防化兵任务多元化理论;进一步 展了防化保障的基础和应用理论;初步构建了烟幕保障理论。  相似文献   
92.
93.
94.
95.
任民 《国防》2003,(1):13-1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一论述,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把握和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关系的基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6.
刘永才 《国防》2003,(2):32-33
当前,世界军事革命正迅猛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战争形态日益向信息化方向发展。而与战争发展过程相适应的战争动员,也正朝着以信息动员为主的转变。信息动员已逐步成为战争动员的核心。近些年来,虽然军用信息系统发展较快,但与军事斗争准备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如何充分利用战区民用信息资源,建立军地结合的动员机制,实现“市场”向“战场”的转  相似文献   
97.
针对装备保障能力需求分析中的能力指标重要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定义功能建模(IDEF0)与质量功能展开(QFD)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从装备保障任务入手,通过IDEF0建模实现了装备保障任务的独立无重复划分,利用任务到能力的映射关系,得到装备保障能力指标体系,并将其反馈到QFD模型中,量化得出装备保障能力指标的重要度。该方法实现了装备保障能力需求的定量分析,可以为装备保障能力的提高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8.
习主席强调:“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推动军事人员能力素质、结构布局、开发管理全面转型升级,锻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对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我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强军之道,要在得人。当前,战争形态正向智能化战争加速演变,必须把培养智能化军事人才作为新时代人才强军的重中之重,着力培养造就大批能够担当强军胜战重任的智能化军事人才,为打赢未来智能化战争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99.
习主席指出,“军队首先是一个战斗队,必须坚持一切建设和工作向能打胜仗聚焦”,强调“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我们要清醒认识到,虽然现阶段我国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的战争可能性不大,但因外部因素引发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可能性不能低估。政治工作作为我军的“生命线”,在做好应对强敌军事斗争准备过程中,必须将政治工作摆在强军兴军首位,为部队在执行军事斗争任务中讲政治、讲策略、讲方法,正确领会、坚决贯彻党中央和习主席决策部署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00.
习主席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在推进战争形态加速转变的同时,也对基层政治工作产生了一定的现实影响,“智能关”成了我们必须跨过的“时代关”。政治工作永远是我军的生命线。如何正确把握人工智能对基层政治工作的影响和要求,有效跨过“智能关”,继续发挥好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