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1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6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论大动员观念的培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动员观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在服务对象上,强调服务于国家安全;在动员原则上,强调平时与战时、军用与民用更紧密的结合;在动员机制上,强调发挥动员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文章着重指出,要使大动员观念深入人心,必须把大动员观念提高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加强大动员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02.
楚军 《国防》2002,(8):45-47
高技术条件下的联合战役,空军担负着“首当其冲,全程使用”的重要使命。兵力超常加强,保障对象多元,战场环境复杂,航油、弹药等大宗物资运输保障任务繁重。在军内运输力量有限的情况下,按照“平战结合、军民一体”的思路,研究征用民用运输力量实施空军应急运输保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动员征用民用运输力量实施战时应急运输保障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3.
杨茂明  陈美洲 《国防》2002,(9):16-18
核化生防护与救援,是和平时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战争时期维护国家利益并赢得战争胜利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我国面临的核化生环境越来越复杂,而核化生防护与救援理论研究目前仍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最近,南京军区军训和兵种部的同志对核化生防护与救援问题进行了多视角的探索,现刊登他们的研究成果,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4.
杨振国 《国防》2002,(12):49-50
军政一致、军民一致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军政军民团结都是我们胜利的法宝,都是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军政军民关系遇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必须发扬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坚持正确的指导原则,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军政军民关系。 一、讲政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5.
苏志荣 《国防》2002,(1):31-33
人民武装动员建设是实施人民战争的基础,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特别是对夺取战略主动权将产生重大影响。为适应战争形态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发展的需要,军队建设实行跨越式发展已成共识,人民武装动员建设实行跨越式发展也势在必行。然而,当前人民武装动员建设面  相似文献   
106.
研究战区建设理论,首先应该弄清“战区”这个概念。“战区”这一概念,多数人认为是瑞士的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和历史学家约米尼于1815年首先提出来的。他指的是一个(或数个)集团军脱离其他军队单独行动的空间。这个定义是不尽完整的。另一位德国的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在他所著《战争论》中对战区作了极为详尽的论述,指出战区是“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整个战争空间的一部分”。这与我们今天所说的“战区是一个军事行动空间”已经相当近似了。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宁夏科技》2002,(8):81-82
  相似文献   
110.
《政工学刊》2002,(3):47-48
江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 ,为院校政治理论赋予了新的重要内容 ,也为“理论教学课堂、社会实践课堂和业余生活课堂”三大课堂教学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重要契机。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努力创新的精神 ,利用三大课堂教学体系 ,培养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一代代学员 ,才能进一步增强政治理论教学的时代感、先进性和有效性 ,开创政治理论教学的新局面。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保持三大课堂教学体系的创新性(一 )用新视角解读新理论。“七一”重要讲话 ,通篇贯穿的灵魂和主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