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实施强有力的思想政治领导,是基层党支部的主要职责,是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中心环节。从实际情况看,当前在演训、指挥、技术等保障单位业务室设立的党支部,在思想政治领导上存在一些问题不足。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存在日常工作是"务实"、政治工作是"务虚"的思想,对业务工作、任务牵引强调多,对思想领先、政治引领重视不够,把抓业务当主责、抓党务当副业.  相似文献   
32.
33.
网络交织,荧屏闪烁。前不久,一场连接河北、山西的远程异地网上对抗演练在网上展开。"红""蓝"双方指挥员相隔千里,在屏幕前摆兵布阵,斗智斗勇。指挥大厅内,战车声、枪炮声、爆炸声不绝于耳;大屏幕上,突破与反突破、围歼与反围歼、逆袭与反逆袭扣人心弦……经过4昼夜的激烈对抗,扮演"红军"的河北某陆军预备役步兵师科学决策,沉着指挥,灵活用兵,果断出击,迫使"蓝军"战损率达63%。  相似文献   
34.
近年来,山东省微山县人武部着眼军事斗争准备需要,紧贴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特点,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开展实兵实战演练,锤炼了民兵预备役部队的战斗作风,培育了战斗精神,提高了民兵预备役人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35.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围绕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升带领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这一主题,我们预备役高炮团对预编单位进行了调研,经过认真梳理思考,感到提升预备役高炮团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必须把握以下4个方面的特点规律。一、把握政治性特点,强化统一领导。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涉及到驻地的政治、经济、民生和社会稳定等,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强。因此,组织部队遂行多样  相似文献   
36.
随着战争形态向信息化加速转型,作战双方攻心夺志更加激烈,各国军队为打赢未来战争,不断强化战斗精神培育。纵观古今中外,各国军队都把战斗精神培育作为一项长期而永无止境的艰巨任务。举世闻名的我军战斗精神,来自于我军80多年长期培育,来自于一次次战争实践锤炼,来自于无数先烈浴血奋战。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培育战斗精神,必须着眼有效履行多样化任务这个使命,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十性”进行系统培育,努力打造一支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  相似文献   
37.
《政工学刊》2009,(4):20-21
雪岱山,在长白之巅。这里,沟壑纵横、层峦叠嶂、谷深林密、大雾迷漫,海军某雷达站坐落在海拔1200多米的山顶。这里,遇上好天气,到了山顶便可见起伏的群山,浩瀚的黄海、日本海远眺可及。这里,山上长冬无夏,冬季最低温度常在零下40摄氏度,每年10月份便大雪封山,一封就是几个月。这里,曾经种不了菜,养不了禽畜,副食品完全靠山下供给,大雪封山时只能靠储存的萝卜、  相似文献   
38.
新形势下的战斗精神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应向打赢信息化战争为中心的多样化军事任务深化拓展,以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在教育内容上,应向构建基础扎实、内涵充实的系统教育深化拓展,以实现内涵式发展;在教育方式上,应向注重日常养成的渗透教育深化拓展,以突出教育的持久效果;在教育特色上,应向反映本部队特点的特质教育深化拓展,以培反映人民军队本质和本部队特色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39.
培育军官职业精神是建立中国特色军官职业化制度的内在要求.要准确把握我军军官职业精神的基本特点.确立培育军官职业精神的内容、方法、评价和督导体系.  相似文献   
40.
本文对日伪军大讨伐后,东北义勇军的战斗损失、人员去向和人数进行了翔实的考证,对学术界关于东北抗日义勇军前期斗争结论进行了补充、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