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1.
12.
与装备维修组织设计相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建立装备维修组织过程中的主要活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国内外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状况。重点讨论了装备维修组织设计中任务环境、资源组成、资源分布、管理结构、维修专业组结构及资源动态决策等六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战时装备维修保障过程建模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在对任务、面向任务和任务分解等概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任务的系统建模方法.该方法将系统建模过程概括为——系统结构及运行过程描述、任务分解和行为建模.该方法不仅可以通过继承和重载,使建立的任务模型和行动模型之间产生必然的联系,而且可以加强模型的重用性和自治性,有效提高仿真模型的灵活性,从而为战时装备维修保障仿真提供了一种有效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4.
考虑了备件资源有限,有多个需求单位的条件下,依据装备数量、零部件、元器件的故障率,单装用数、平均更换时间、各级维修机构领取备件的平均时间,建立了两级备件保障度的模型,并在备件总资源量一定的条件下,按保障度最大给出了两级备件配置的程序、方法和示例.模型举例说明了模型输出结果的特征和敏感性.模型应用可减少备件的积压,降低备件的短缺,提高备件的保障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有色Petri网(CPN)作为目前离散动态系统建模中最活跃的建模工具之一,不仅有充分的模拟能力和丰富的分析方法,还便于使用和理解.首先介绍了有色Petri网的一些基本知识,然后运用有色Petri网的建模理论对导航装备维修保障系统进行了描述和建模,并运用Design/CPN对具体实例进行了仿真实现,其维修保障效能结论证明了建模思想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鱼台人武部根据未来战场环境和民兵思想实际,以打赢为目标,科学整合民兵政治教育资源,制订战时政治教育预案,因时,因事、因地开展教育,增强了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强化了广大民兵“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意识,促进了民兵预备役各项工作的围满完成。  相似文献   
17.
在战时状态下,如何应对战争带来的动乱成为地方社会的头等大事。本文以1924年江浙战争期间的宁波为例,分析了以宁波商人为代表的民间力量,为拯救与维护战时社会秩序所作的种种努力。力图从一个侧面说明民初宁波地方社会责任群体的存在及其对地方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着眼未来作战特点充分发挥师旅团党委战时核心领导作用,必须努力增强坚持党委领导作战的自觉性;始终把握党委工作的重点;着眼战时特点改进党委领导方式;准确把握党委对作战的集体领导与军事指挥员作战指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条件下维修保障系统是由分散的维修保障节点所构成的网络化系统,其节点规模与节点间连接关系决定了维修保障系统的效能,因而维修系统具有典型的网络效应特性.为测度维修保障系统的网络效应这一动力学特性,从维修系统基本构成要素出发引入基元模型的概念,建立了与现有维修保障策略相对应的维修保障系统的最小网络表示,定义了网络效应的计算公式,并从连接增长与节点增长两个方面研究了维修保障系统的结构效应和演化效应.初步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测度不同维修保障系统的效能,从而可用于指导维修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布局和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维修保障系统的运作规律.  相似文献   
20.
战时快速动员的对象分属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家庭,并且涉及这些组织和家庭的利益,在复杂的动员对象和紧迫的动员过程中,人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可以说,把说服人、组织人、武装人的工作做好了,就等于完成了快速动员任务。对此,必须以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平时准备中做到“四个坚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