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杨会经 《国防》2008,(11):55-56
总队首长机关带机动支队实兵演习,作为武警部队实兵战术演习的主要形式,是一种近似实战的高难度、高强度、综合性的战术演练。我们必须根据武警部队担负任务的实际,切实加强武警总队首长机关带机动支队实兵演习,将快速反应、指挥协同、情况处置、整体防护、综  相似文献   
22.
郭魁  李卫彬 《军事史林》2008,(10):23-27
埃尔温·隆美尔,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名将,陆军元帅。在北非战场上,他以声东击西、神出鬼没、狡猾多变而令对手措手不及的战术,被称之为“沙漠之狐”。正如他所说“只要有可能,就要采取欺骗措施。”隆美尔在战场上的表现,的确无愧于这一称号。只是,他的欺骗行动大多表现在战术层次,在战略运筹上则天生不足。  相似文献   
2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空中目标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空中目标类型进行归类的基础上,建立了融合目标战术特征和物理特征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空中目标识别中的多项指标进行了综合聚集,在理想点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优化决策模型.实例验证该模型能有效地解决目标类型识别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地空导弹抗击TBM杀伤区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有效确定地空导弹反导杀伤区一直是地空导弹反导作战过程中一个难题,因此提出一种确定杀伤区的仿真方法.首先通过建立拦截弹抗击TBM目标的拦截模型,通过仿真,得到大量的拦截遭遇点数据,采用三次样条函数和分段插值的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先确定出垂直杀伤区的边界,然后确定水平杀伤区边界,并进行修正,近似地确定出杀伤区.仿真获得的地空导弹杀伤区经过验证,是可以接受的.这些研究成果将为反导部署和作战指挥等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具有一定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在台军的军语中,“反制”泛指一切战略、战役和战术上的自卫式进攻行动,包括具体战术动作中的攻击行动。而台军近年来鼓噪的“反制作战”,则是指台军为达成战略、战役目的而对大陆实施的“攻势作战”,是台军防卫作战中的一种特定作战样式。近年来,随着台军军事战略的变化,反制作战的作用地位大大提高,且内涵及兵力运用方面亦有重大变化,构成了台军现阶段攻势防御战略的核心。  相似文献   
26.
房朝辉  李冬 《国防科技》2008,29(1):84-87
随着“网络中心战”概念的实施,Link系列的数据链已无法满足美军对大容量数据信息的需求。本文介绍了美军正在大力加强研制的各种新型数据链。如精确制导武器数据链、ISR数据链、网络数据链以及激光通信数据链的最新动态以及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7.
江洋  李华 《宁夏科技》2002,(2):48-49
虽然在现代或未来的作战中,空袭已成为主要的打击手段之一,但若要达成某种目的,派遣地面部队是不可避免的事。在地面战中,由于伤亡的程度无可预测,且发生大规模地面战的可能性较小。在这种情况下,特种部队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进行地面战、尤其是特种部队进行的地面战,其地形战术将会受到前所未有的青睐。  相似文献   
28.
29.
30.
莱特湾海战是历史上最大的海战。太平洋战争期间,美、日海军于1944年10月在菲律宾莱特湾附近海域进行的规模空前的大海战。1944年10月20日,美军由D.麦克阿瑟上将指挥在菲律宾中部莱特岛登陆,开始实施菲律宾战役。此次战役由第7舰队(司令为T.C.金凯德海军中将)担任护航,第3舰队(司令为W.F.哈尔西海军上将)担任支援和掩护。美军出支航母舰35艘、战列舰12艘,、巡洋舰26艘、驱逐舰144艘、潜艇29艘、舰载机1280余架。日军根据“捷1号”作战计划,由小泽治三郎海军中将率第3舰队、志摩第3舰队、志摩清英海军中将率5舰队分别从赖户内海和奄美诸岛,栗田健男海军中将率第2舰队从新加坡向菲律宾附近海域集结,准备进行反击。日军共投入航空舰4艘、战列舰9艘、巡洋舰21艘、驱逐舰35艘、潜艇17艘、飞机716架(其中艇载机116架)。此役,日军航空母舰4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9艘、潜艇7艘被击沉.损失飞机500架,伤亡约1万人;美军航空母舰3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1艘被击沉,损失飞机100余架,伤亡2800余人。美军从此掌握了菲律宾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制海制空权为占领整个菲律宾奠定了基础日本海军则遭到毁灭性打击,不再对美国海军构成重大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