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王美权  陈龙 《国防》2008,(5):14-15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32.
二○○八年的全军学生军训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紧紧围绕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需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指导力度,规范工作秩序,着力在建设高素质派遣军官队伍、提高军事课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军训工作理论研究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推动学生军训工作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3.
果断的飞越行动揭开轰炸机群出征的序幕 2月9日早上,俄罗斯一架“图-95”战略轰炸机从鄂霍次克海上空南下飞至太平洋上空,在小笠原群岛附近改变航向,闯入伊豆半岛南部孀妇岩附近上空约3分钟。日本航空自卫队紧急出动22架包括F-15在内的战斗机和2架空中预警机升空,  相似文献   
34.
日本是一个拥有几干年文明史的国家。然而,日本也有着传统而保守的民族性格。正因为如此,当1854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的“黑船”舰队出现在日本神奈川海岸时.日本人才会以举国震惊的目光注视起大洋彼岸。  相似文献   
35.
党的十七报告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家庭。因此,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企业的重大政治责任和战略任务,特别是对湖北华中药业有限公司这样的医药化工企业而言,更是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36.
日本财团全球布局核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铀矿资源上,已是全球第三大核能国家的日本与有40座核电站建设规划的中国,也将如铁矿石一般,不可避免将面临一场场龙虎斗。 结合国家政策,以综合商社为核心的日本财团在世界各地积极获取包括铀矿在内的各种战略资源的开采权和控制权。  相似文献   
37.
8月28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控股的航天科技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召开2008年第四次、第五次股东会和第一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航天投资进行了第二次增资扩股,引入中国光大投资管理公司、中兴通讯股份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三家为战略投资者,注册资金由10亿元增加到20亿元。  相似文献   
38.
《中国军转民》2008,(11):78-78
10月19日,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拥有完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第一炉”——国内首套HT-L粉煤加压气化炉一次投料成功庆祝大会在河南省濮阳市举行。航天炉的问世意味着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产业化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航天技术在煤化工企业的应用取得巨大成功,这对打破外国煤制气(粉煤加压气化)核心设备技术垄断、发展我国煤化工产业、实施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9.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思想及意义 (一)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空前的严重的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为现代科技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而建立的前所未有的辉煌文明惊喜不止,也同时感受到了空前严重的全球性危机:  相似文献   
40.
本文首先从战略内涵、战略手段、观念的作用等三方面探讨“全胜”思想与“战略强制”理论在内涵层面的差异;其次通过分析比较战略实现的前提,探讨中西两种战略思想在操作层面的共通之处;再次梳理了“全胜”思想在不同时代的社会、技术背景下发生演变所体现的战略灵活性和权变性,以及备战、慎战与敢战三种精神之间的联系;最后对文章主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