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0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524篇
  2013年   554篇
  2012年   562篇
  2011年   556篇
  2010年   575篇
  2009年   521篇
  2008年   529篇
  2007年   472篇
  2006年   500篇
  2005年   577篇
  2004年   318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当前,预备役团队最重要,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加强预备役团级党委班子能力建设,确保部队建设科学发展。从党委领导上看,把学习转化为指导部队建设的成果,最重要的就是提高科学统筹,科学指导部队建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2.
5月30日至31日,黑龙江省军区预备役部队“两应”能力建设基础性工作推进会在佳木斯市召开。会议期间,在松花江畔举行了预备役部队“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演练,正在黑龙江省军区检查工作的军区司令员张又侠冒雨观摩了演练。近年来,黑龙江省军区在抓预备役部队“两应”能力建设上,  相似文献   
143.
从近几场局部战争实践看.预备役部队作为国防后备力量的重点.是打赢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预备役团党委作为领导军事斗争准备的“一线指挥部”.其领导能力直接影响军事斗争准备的程度。所以必须把提高领导军事斗争准备能力作为预备役党委班子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首先要强化使命意识。要认真学习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一系列指示要求,  相似文献   
144.
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黑龙江某预备役高炮团参照灾区抗震一线救灾行动实际.在全团开展了“抗震救灾我们准备好了吗?”的群众性大讨论活动,积极查找自身应急建设不足,着力提高应急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45.
近年来.按照质量建设标准和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要求.黑龙江某预备役师党委紧紧围绕提高部队“两应”能力这一核心.坚持“应急为要.应战为本,重点应急.整体应战”的建设思路.务实创新.夯实基础.使部队的“两应”能力逐步提升.全面建设实现了新的跨越.先后被国家和总部评为宣传国防教育法先进单位、全国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军事训练也跨入了全军预备役部队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46.
创新平台     
《东北后备军》2008,(11):46-46
优惠政策吸引高学历青年应征;开展社会监督促进廉洁征兵;为专武干部学习搭建平台;为老干部健康提供优质服务;强化训练提高通信保障能力;让平安与“奥运公交”同行;  相似文献   
147.
近年来,兵团党委组织部(人事局)把人才市场建设和人才交流作为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努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大事来抓,以人才服务工作的优异成绩努力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新世纪人事人才工作的各项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48.
江科  刘东 《兵团建设》2008,(9):51-51
"9杯醋一杯水,品口醋漱漱嘴,看谁能品出哪一杯是八一酱醋厂的醋,哪一种醋的口感最好。"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在农十二师104团八一酱醋厂的全体员工中紧张地进行着。  相似文献   
149.
桂锋  赵福臣  程雪山  陈波 《国防》2002,(3):29-30
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将是敌我双方在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方面的激烈较量,因而诸如武器装备、军需供应等保障任务将空前繁重,仅靠国防工业部门平时积聚的保障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全民的物质支援。因此,经济动员建设应着眼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需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一、贯彻“平战结合”的原则,认真制订经济动员预案  相似文献   
150.
包叙定 《国防》2002,(3):12-13
进入新世 纪后,和平与发 展仍然是时代 的两大主题,国 际形势虽总体 趋向缓和,但天 下并不太平。随 着经济全球化 进程的加快,各 种民族矛盾、宗 教矛盾凸显,经济利益乃至区域性冲突日益增多。面对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要有效地维护我国的安全和权益,就必须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国家战略能力。而自觉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着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