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李杰 《国防科技》2002,(8):30-33
冷战结束之后,国际形势发生厂剧烈动荡,世界战略力量严重失衡,单级与多级的较量日趋激烈,多元力量围绕海洋权益而展开的角逐与较量也更加尖锐激烈,从而对海洋战略形势与海上安全环境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影响:面对海洋口趋纷繁复杂的动荡与挑战,人们对海洋地位与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各国对海洋的开发利用愈加注重,海洋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崛起的战略价值更加突显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海洋作为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1994年11月16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堪称世界海洋法发  相似文献   
72.
日本自卫队是1954年在美国的怂恿、援助下重组起来的武装力量,是历史的怪胎。而今,它已成为一支不可小视的军事力量:  相似文献   
73.
按驻泊舰艇类型分为4类 ◆综合性基地:可驻泊核动力航空母舰等各种舰艇的基地,系海军的大型骨干基地。 ◆水面舰艇基地:海军此类基地一般可驻泊多种水面舰船,且多数可驻泊驱逐舰,护卫舰以上的大中型水面舰船。 ◆核潜艇基地:一般常驻泊核动力攻击潜艇,有的基地也可驻泊并维修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 ◆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基地:也称“战略导弹潜艇基地”。系保障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驻泊、作战、训练、补给和船员生活的专用基地,是国家“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总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上战略核力量赖以生存。训练和作战的主要依托。此类基地的  相似文献   
74.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立国之初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国际性局部战争。从国际关系史的角度看,这场战争既是冷战兴起阶段国际格局变动的产物,也是塑造整个冷战时代国际格局的驱动因素。复杂而激烈的国际政治与外交斗争贯穿于这场战争的全程,对战争本身的规模、样式和进程,尤其是战争双方的战略指导均产生了深刻影响。正是在这场史诗般的战争中,新中国第一次全方位地施展了其国际战略,通过政治、外交和军事等手段的交互运用取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抗美援朝的出兵决策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  相似文献   
75.
蒋百里(1870~1938),名方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之一,先后出版《孙子浅说》、《军事常识》、《裁兵计划书》、《国防论》、《新兵制与新兵法》及《蒋百里抗战论集》等军事和国防理论著作,为中国近代的国防学说确立起基本的理论框架,为中国近代的国防建设描绘出一幅宏伟的蓝图。他还对中日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及民族性格等多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阐明了中国对日作战获取最后胜利的相关理论。遗憾的是,迄今关于蒋百里抗日思想的研究成果,多只注意到他晚年的持久战战略,可谓窥其一斑而未见全豹。本文试图对其以防御和抵抗…  相似文献   
76.
77.
78.
在基层建设中,经常性工作、无形的工作、大家都管的工作、指导性工作、上级少给或不给钱物的工作、见效慢的工作,难落实的问题尤为突出。怎样才能抓好落实,不断提高基层建设的质量和效益?这是摆在各级领导尤其是师团领导面前的一个经常性课题。  相似文献   
79.
80.
蔡珏 《国防科技》2016,37(5):31-35
随着美国揭开第三次"抵消战略"重点发展对象的面纱,研发"颠覆性技术"已成为主要军事大国获得技术优势的手段。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革命交织并行,给颠覆性技术提供了难得的良好机遇。但当我们看见颠覆性技术引领时代新型武器装备潮流发展的同时,也应理性看待其背后潜藏的风险。通过概述总结颠覆性技术研究现状,分析其推动的科技内生性变革,从本质上对其进行理性认知。研究表明,发展颠覆性技术必须积极作为,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