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建设是新时代的新课题。政党形象是政党长期以来实践的集中表现。在全新的传播环境下,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建设策略需要根据新媒体环境的传播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中国共产党形象的根基来自于百年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塑造好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提升中国共产党文化的传播效果,要发挥全媒体的媒介功效,抓住重大主题报道的现实机遇,并且以技术赋能国际传播,在国际舞台展现中国共产党担当、大气、智慧的形象。  相似文献   
22.
近年来,日本海上保安厅在我东部海区的活动日益频繁,"东海击沉不明船只"、暴力驱逐我"保钓"人员,这些行动已经远远超越了一般的海上执法范畴。因此,我们有必要提高对日本海上保安厅这支海上准军事力量在我东部海区活动的关注程度,密切留意其对我国海洋权益及对我海上军事行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自2007年《公安机关海上执法工作规定》正式实施以来,公安海警部队已成为打击海上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海上治安秩序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海警部队承接海上案件侦查工作时间尚短,经验不足,执法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海警部队海上刑事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以海警部队海上刑事执法实践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为切入点,深刻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以期对海警部队的海上刑事执法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使海警部队在维护我国海洋秩序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每小时15次、每天共300次,1月17日,《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以这样的频率开始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播出。耀眼的中国红背景,醒目的白色"中国"二字,中华优秀儿女用幸福坚毅的面容,诠释着"智慧、美丽、勇敢、才能、财富"的中国人形象。  相似文献   
25.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多为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本身就是美的创造与结晶,它们用美的语言塑造出美的形象,创造出美的境界.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丰富深刻的美学内容,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教材.  相似文献   
26.
人武干部的政治信仰、奉献精神、能力素质和品德修养的好坏对展示军人形象、维护军队声誉至关重要。笔者感到,抓好人武干部建设,应大力弘扬“四种精神”。  相似文献   
27.
最近,一位领导同志在与人武部党委班子成员谈话时提出.每届班子、每个领导都好比田径接力赛中一个接力手。都要奋力跑好自己的这一棒。此比喻既形象直观,又寓意深刻。  相似文献   
28.
作为公安消防机构的一种相对自由的判断权和选择权,消防行政自由裁量权必须受到有效控制,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合法、合理行使,以确保公安消防机构能够更好的承担起维护社会稳定、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神圣职责。根据消防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类型及特征,分析了滥用消防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表现形式及危害,并结合当前消防工作的形势与要求,阐述了完善我国消防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9.
从高考考查的角度来看,古诗词的考查重点主要在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表达能力上。试题难度不大,按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备考训练,应该是不难解答的。但事实却不然,在阅卷中我们发现,仍然有为数不少的学生作答失误。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问题是①不会利用已有的信息;②鉴赏的思维流程不合理;③对古诗词传统审美意识的缺乏;④不会就诗论诗;⑤理解诗句不合语境或牵强附会;⑥把握不住古诗词中的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这些问题中既有鉴赏常识的问题,也有鉴赏要领与方法的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古诗词鉴赏备考复习要特别注意:1.注意利…  相似文献   
30.
师范生具有大学生和准教师的双重身份,因此对于他们教育自传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师范生的教育自传中对于教师具象的描写,提供了评价教师的依据.研究旨在分析师范生的教育自传,了解他们眼中的好老师形象.使得师范生能够理解好老师的评价标准,从而为从事教师职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