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51.
抗日战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同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并逐步实现本土化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的教育理念,推行了新的教育政策。根据地的干部教育就是中国共产党教育事业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学习内容、多样的教育形式、完善的教育制度和鲜明的教育特色,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共产主义的理念,展现了与革命年代的价值观、文化观紧密相连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2.
林坤 《军事历史》2020,(2):107-115
京沪沦陷后,中日双方的战略焦点移至武汉,但武汉由名义上的战略核心成为实际上的战略核心,尚存在一个时间差。在这个时间差中,国民政府军委会军令部第二厅经过多番敌情研断,最终确定日军主攻方向由"自北南下"改为"自东西上"。同时军令部也协同军委会其他各部,不断根据敌情进行战略构想,围绕外围作战与近郊作战、外围区域等命题产生了摇摆并存的决策,并提出如"鄂豫会战"等会战方案,而东面外围作战的构想最终获得多数认同并上升为集体认知。统帅部再依据这项构想,与战区进行信息交换,划定区域内各一线部队的进攻线、防御线、撤退线,并由军政部、后勤部等展开联动,构建补给通道,完成了武汉会战前的战略组织。  相似文献   
53.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兵员工作包括:兵员的征召补充、培训使用、退役安置等。八路军、新四军的兵员征召方式主要包括:动员民众自愿应召入伍,局地试行征兵;自由卫队、民兵、地方军逐步等级为主力军;收编溃军、散兵、"杂色武装"、伪军及俘虏,培训使用重在练智力、练体力、练技术战术。兵员退役安置及社会保障旨在提高军队战斗力,维护和保障八路军和新四军兵员利益和荣誉。  相似文献   
54.
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抗日战争中,民兵们奇思妙想,运用他们的智慧,就地取材,发明了诸多独特的斗敌战法。电影《地雷战》便生动再现了军民巧妙抗日的精彩场景。近日,记者走进了当年"地雷战"的主要发生地——山东海阳。  相似文献   
55.
抗战时期,为应对物品奇缺、物价飞涨的艰难局面,在中国国民政府大力推动下,国统区纷纷成立消费合作社,韩国光复军官兵消费合作社就是这样一种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韩国光复军总司令部官兵消费合作社成立后,积极与中国有关方面协调,获得各种日用消费品,从而在保障官兵日常消费物资供应、降低物价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为中韩合作抗日的一个见证和形式,它有助于我们认识在华韩国独立运动以及中韩关系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56.
《国防科技工业》2010,(9):45-45
<正>在抗日战争中,以黄崖洞兵工厂为代表的根据地广大兵工战士始终坚持一手拿枪,一手拿工具的战斗精神,用热血和生命不断巩固和扩大了兵工生产,为武装人民军队和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创造了太行人民兵工光辉史诗;涌现了生产英雄韩忠武,炮弹大王甄荣典等太行兵工英模,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黄崖洞  相似文献   
57.
力行 《环球军事》2010,(18):1-1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宣告胜利。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民顽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歼灭日军155万多人,占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伤亡总数的75%以上。中国军民为此付出了伤亡55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的巨大代价。  相似文献   
58.
日军自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始终把100万左右的日本陆军主力投入到中国战场。据日本防卫厅战史室资料记载,中国抗日战场历年牵制日本陆军兵力为:  相似文献   
59.
这是一部被作者自称为在“显微镜”下复原一场战事,在“螺蛳壳”内做道场的“微观战史”。作者抛开宏大的叙事和官腔的语言,把关注的目光缩小到抗日战争后期中国军队策应中国驻印军的反攻而发动的一场战役之中,  相似文献   
60.
君威 《军事史林》2010,(3):19-2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冀东根据地部分武装、解放战争时期冀东军区部队组成的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1938年7月,中国共产党领导冀东20万民众武装大暴动,点燃了冀东的抗日烽火,也为人民解放军第46军的成长壮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