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劳动教育的关键时期,通过研究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对延安时期的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的整合和挖掘,以延安时期的历史资料为依据,探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劳动教育的具体实践并从实践中总结出延安时期劳动教育的成效。最后总结归纳出延安时期开展劳动教育的成功经验,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2.
许明智  胡明 《军事经济研究》2011,(3):F0002-F0002
1月上旬,南京军区在南京召开财务工作会议,专题学习军委关于加强财经管理的重要文件,传达全军经费标准一体化试点成果交流会议精神,总结“十一五”时期军区财务工作情况,表彰财务管理先进单位和个人,部署“十二五”时期财务工作主要任务。军区宋普选副司令员、联勤部杨建华部长、  相似文献   
173.
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荚丽  苏晓辉 《政工学刊》2007,(11):41-42
职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人们对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以及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是个体在生存手段和发展方向选择上的自主性、目的性的充分体现,对人们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行为起着重要的支配调节作用。当前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在职业理想的确立上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方面,社会分工的细化为人们职业理想的确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4.
我的爷爷李翔梧是中共早期中央军事部领导机关的主要工作者之一.后来曾历任中央军事部副秘书长、红5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红13军政治部主任、红14军政治委员、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敌工部长、宣传部长等重要领导职务.  相似文献   
175.
思想道德建设一直是人民军队建设尤其是政治工作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色.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思想道德建设在一个很高的起点上,从无到有、从零散到系统、从经验做法到规章制度,经历了一个逐渐丰富、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这种坚持不懈、行之有效的思想道德建设,对人民军队从一支以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为主要成分的军队顺利转变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在紧张复杂的战争环境中始终保持官兵思想道德的纯洁性,艰苦奋战不断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起到了重要作用.革命战争时期的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出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其发展实践对于今天人民军队的思想道德建设仍有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6.
伴随着人民军队光辉曲折的发展历程,军事交通(简称军交)运输事业走过了80年的发展道路.80年来,军交运输工作从人民军队初创时期开始起步,经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7.
我军军事行政法制建设是和人民军队的建立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军的军事行政法制建设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调整,为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军事行政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在中国军事行政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军乃至我国的法制建设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78.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革命军队,是革命的依托、民族的希望。”这是新形势下党对人民军队的政治要求。“听党指挥”就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  相似文献   
179.
我军现代意义上的军事通信——无线电通信,诞生于1931年的红军时期。中央红军长征之前,全军拥有电台最多时达50余部,基本上可以保证军事通信联络、技术侦察、抄收新闻等项任务的需要,那时的通讯器材主要是前线部队在战争中以高昂的代价缴获的战利品。  相似文献   
180.
抗日战场30发子弹、7枚手榴弹毙伤一个鬼子 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参加八路军时,发现每支枪只有5发子弹,行军时为了不暴露弹药奇缺,战士们只好将高梁秆掰成一段段装进子弹袋使其显得很满。这一情况,在整个抗战期间的敌后战场是普遍现象。八路军出师到抗日前线时,据统计,3万多部队只有1万多支枪,还有些人扛着长矛,每支枪平均只有30发子弹,随后因耗多补少还普遍达不到这一数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