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21.
122.
《中国军转民》2010,(1):39-39
一、目的意义: 本系列活动以歌颂党的英明领导、祖国的崭新变化、人民军队的威武雄壮.促进和谐建设为主线,通过追忆新中国建立和走向富强文明的激情岁月,叙述在服役、工作等不同阶段难忘的人和事.记录闪光足迹,描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丰硕成果,讴歌伟大祖国和我军的新变化、新发展、新成就,  相似文献   
123.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使志愿军完全掌握了朝鲜战场的主动权,迫使美国重新回到谈判桌上,加速了朝鲜战争的停战进程。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核心的上甘岭精神,蕴含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崇高的核心价值追求,阐释了革命军人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成为激励全军官兵不断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重要精神财富。纪念上甘岭战役,弘扬上甘岭精神,是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4.
抗战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内外兼顾,科学统筹,形成了一系列充满辩证法、具有时代特点、富有中国特色的战略思想和方法。这些思想和方法不仅对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抗日战争的顺利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产生了积极影响。它所包含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在新时期仍具有深刻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5.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采取多种措施鼓舞官兵士气,激发其斗志,为夺取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志愿军为激励官兵士气采取的主要做法有: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丰富多彩的鼓动大会、深入广泛的慰问活动、宣扬英雄事迹和广泛开展杀敌立功运动、拥军优属运动等等。本文对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士气激励的做法进行系统总结和归纳,为推动人民解放军“软实力”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6.
1942年中国远征军兵败缅甸,与蒋介石和史迪威的分歧有密切关系。史迪威在不明敌情的情况下,坚信进攻能够拯救缅甸,一再改变蒋介石以纵深配置守卫上缅甸的计划,把中国远征军主力集中到曼德勒以南,造成了上缅甸的兵力空虚。当史迪威的攻势计划被打破后,他计划将中国远征军撤往印度但忽视了作为远征军退路的重要门户一一腊戍,而蒋介石又想让第5、第66军主力退守上缅甸。日军攻占腊戍后迅速分兵攻击滇西与缅北,击破了蒋介石建立缅北根据地的计划。蒋介石支持杜聿明率部绕道回国,结果造成了行军野人山的劫难。  相似文献   
127.
秦基伟在指挥上甘岭战役作战期间所写的日记,对于深入研究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作战指导问题,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认真解读,可以发现:战役爆发突然,出乎秦基伟的意料之外;坑道对志愿军取得战役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第15军伤亡很大,但秦基伟坚持打下去的决心更大;秦基伟的策略是以小的代价大量歼灭“联合国军”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128.
冯都 《军事历史》2010,(3):62-64
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期间,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和总政治委员毛泽东联名发布了6个作战命令——红字第9、第10、第11、第12号命令和胜字第1、第2号命令。通过对这6个命令的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红一方面军打破国民党军第一次“围剿”的过程,并领略朱德、毛泽东在指挥作战中表现出的高超的指挥艺术。  相似文献   
129.
杨斐  李莹 《军事历史》2010,(2):37-42
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极为重要的一次战役,不仅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也是中美关系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转折点。渡江战役标志着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彻底破产,是美国以台制华策略的肇始。渡江战役前后中共中央的对美斗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处理中美关系积累了经验,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0.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联合举行了淮海战役.在战役开始之前和战役进行中,粟裕先后向中央军委提出4次重要建议:第一,当济南战役尚未结束时,首次提出进行以消灭国民党军徐州"剿总"右翼集团为目标的淮海战役.第二,面对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由战略上配合作战发展为战役上协同作战的现实,主动提出淮海战役由陈毅、邓小平统一指挥.第三,在南线战略决战时机已经成熟的条件下,建议歼灭黄百韬兵团后,将南线国民党军主力抑留在长江以北逐次歼灭,而不要把它赶过长江去.第四,当国民党军最高统帅部积极筹划调兵增援淮海战场,战局有可能逆转的关键时刻,建议由华东野战军抽兵一部,协助中原野战军首先歼灭黄维兵团.这4次重要建议,均被中央军委采纳,对战役的胜利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充分体现了他通观全局.审时度势,善于从战略高度选择和把握作战时机的高超战争指导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