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41.
"水口连队建党"是在红军初创时期面临溃散危急关头作出的重大抉择,是"支部建在连上"的最初实践。由此可以获得重要启示:"支部建在连上"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不可动摇的组织根基;永葆先进性是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要求;制度保证是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42.
1990年至1991年海湾危机及海湾战争期间,由于国际秩序的大转型和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以及对外交形势判断的失误,印度外交政策表现出摇摆不定、犹豫彷徨、前后矛盾的特点。战争结束后,印度政府的外交理念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突出政治色彩的理想主义转变为关心本国利益的现实主义,不仅正式拉开经济改革的序幕,并开始了外交大调整。可以说,海湾战争是印度外交大调整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43.
刘罡  谭鑫 《环球军事》2014,(12):58-60
抗美援朝战场上,我志愿军部队运用尖刀战术实施穿插迂回作战的战例比比皆是。但广田反击战,118师邓岳师长一反以小部队穿插的惯例,用一个主力团当尖刀,在并肩作战的两个突击团之间,从正面直插敌纵深50华里,抢占要点、断敌退路。其穿插纵深之远、投入兵力之大、目标路线选择之妙,不能不说是对传统尖刀战术别出心裁的运用。关于这一仗,陆军第40集团军的军史里有这样的记载。  相似文献   
44.
正1950年的一个大雪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六师四十六团二连指战员在巴里坤茫茫雪原上追剿土匪,当追至下马崖时,战士于明智发现在一片雪地上有一个被丢弃的木头箱子,箱子是用皮条紧紧捆着的。于明智好奇地围着箱子转了一圈,似乎听到箱子里有动静,于是他趴在箱子上仔细听,他听到的是孩子微弱而又嘶哑的哭声。于明智大声喊起来:"快来,这个箱子里好像有个孩子。"听说箱子里有孩子,战士们一下围拢过来。他们七手八脚打开箱子,果然看到一个大约两岁的孩子躺在里面,孩子苍白的小圆脸上布满了泪痕,已经奄奄一息了。  相似文献   
45.
1943年秋日军发动鲁西细菌战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3年8月下旬至10月下旬,在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的大背景下,日本华北方面军第12军在以馆陶、临清为中心的鲁西、冀南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的霍乱细菌战,以较小的代价给中国抗日军民造成重大杀伤。此次细菌战同以往日军进行的历次细菌战相比,有其发生的特殊原因,具备许多鲜明的特点,对日军以后的细菌战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6.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略性战役,预示了国民党行将覆灭的结局.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胜利,不仅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宣告了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破产,并对美国在亚洲乃至全球战略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给全世界被压迫被奴役的民族和人民以巨大的鼓舞.  相似文献   
47.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新中国不仅在军事上创造了奇迹,而且展现了应对国际霸权的政治动员能力.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动员的成功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分析研究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动员的成功经验,可以得出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8.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苏联政府根据<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向中国政府以贷款的方式提供飞机等抗战急需的武器.本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抗战期间苏联援华飞机的数量、机型及其在对日本空军作战中表现出的特点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9.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参战时机、装备技术、后勤保障等方面均对我军构成不利条件下的国际性局部战争。在这场"非对称"战争中,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展现了控制和驾驭战局的高超艺术,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主要表现在:必须参战、必要准备,控制战争范围于朝鲜半岛;初战决胜、速战速决,迅速控制战场局势发展;着眼实际、灵活指导,有效控制作战主动权;趋利避害、全面压制,控制敌方作战能量发挥;政治第一、以战促谈,严格控制战争目标。  相似文献   
50.
##正##毛泽东批示同意根据朝鲜战争经验提出兵工建设方针的计划1951年5月上旬,正是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前夕,兵工委员会根据抗美援朝以来的各种情况召开会议,讨论研究我国今后兵工建设方针等问题。代理总参谋长聂荣臻归纳会议关于今后兵工建设方针问题的讨论意见,于5月11日向毛泽东送上了书面报告。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