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市场经济社会,资金是调节个人和组织行为的重要工具.后备力最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当然也离不开必要的资金支持.根据<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规定,军队参加地方人民政府组织的抢险救灾所耗费用由地方政府负担.这个规定同样适用于后备力量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鉴于非战争安全威胁爆发突然,后备力量建设经费十分有限,短期内很难筹足所需资金,可能影响非战争军事行动效果,建议政府建立后备力量非战争军事行动储备基金.  相似文献   
12.
非战争军事行动交通管制,是指军事力量在遂行治乱平暴、抢险救灾、打击恐怖主义、维持和平等应急任务条件下,在特定范围、特定时间对交通线路和运输工具所采取的强制性管理和限制措施.它是非战争军事行动调整交通资源流向、维持交通秩序稳定的重要保证.无论对于平暴制乱、反恐怖军事行动.还是抢险救灾,只有通过它这个"调节器"对交通资源的流向、流量与流速加以调整和控制,才能有效确保非战争军事行动交通保障正常有序的进行.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河南省驻马店军分区立足辖区自然灾害多发的实际,采取"四抓"措施,扎实做好抢险救灾各项准备工作。一抓教育引导,打牢官兵抢险救灾思想基础。军分区党委紧密结合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  相似文献   
14.
基层新曲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桃山区人武部打造绿色防火墙近年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桃山区人武部积极组织民兵做好森林防火工作,走出了一条用兵、练兵、强兵的路子,提高了民兵防火分队的战斗力。该人武部主动与区防火办公室共同探索成建制用兵的路子,人武部部长  相似文献   
15.
做好抢险救灾行动中群众工作,要妥善化解救援方案与灾区现场实情不符的矛盾,维护救灾秩序与救援现场混乱的矛盾,救民脱险与个别群众难舍家园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李连善  徐闰庆  赵玉武 《东北后备军》2009,(12):F0002-F0002
10月13日,军区在沈阳召开国动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会议以加强东北地区抢险救灾装备建设为主题,重点研究为部队抢险救灾预先配备、预先储备、预备征用装备器材问题。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国家国动委副主任梁光烈,副总参谋长、国家国动委秘书长孙建国带国家国动委和总部有关部门领导到会指导,梁部长作了重要指示。军区张司令员、黄政委讲了话,宋副司令员、侯参谋长分别作了说明和任务部署。辽宁省省长陈政高、吉林省省长韩长赋、黑龙江省副省长王玉普分别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谈了思路和打算。会议由军区马副政委主持。  相似文献   
17.
沙正华 《国防》2010,(8):42-44
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参与抢险救灾是军事力量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内容。今年“4·14”青海玉树7.1级强烈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军区视“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相似文献   
18.
刘志军 《国防》2010,(12):40-41
党的十七大报告着眼新形势下国家安全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进一步增强的特点,提出了"加强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建设,更好地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的要求,为武警部队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国各种自然灾害与生产安全事故频发,从南方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到汶川和玉树大地震,再到舟曲泥石流和洪涝灾害,每临灾难,人们首先把期待的目光投向军队和武警部队;每当大灾降临之时,都是武警部队用兵之际。由于领导体制的双重性、部队分布的广泛性和履行职责使命的特殊性,武警部队历来都是驻地抢险救灾的先遣队和主力军。新世纪新阶段,武警部队不仅是执行执勤处突反恐任务的主要力量,也是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的重要力量。因此,适应武警部队职能使命拓展的需要,加强抢险救灾训练,提高应对多种灾害的能力,已成为武警部队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孙剑利 《国防》2010,(12):47-47
装备建设是部队战斗力建设的基本要素。随着新形势下我军职能任务的拓展,参与抢险救灾将成为预备役部队运用的重要方式。与之相适应,必须为预备役部队配备储备遂行任务所必需的装备器材。一是要明确保障办法。抢险救灾需配备储备的装备器材数量多、种类杂,应按照军地结合、分级负责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邵玉宏  王福泉  马闯 《国防》2010,(10):76-76
自7月下旬始,吉林预备役某师工兵团转战2000余公里,参与吉林市多地域抢险救灾。在视度不良、通信联络不畅的情况下,安全转移受灾群众5000余人,完成了打捞化工桶、监测水情、清除行洪障碍、排除事故险情、重建家园等一系列重大任务。为进一步弘扬抗洪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